硬币(Coin)类商品在Shopee马来西亚站的市场机会

跨境电商不仅在产品,物流配置方面与国内电商有很大的不同,
在收款方式上和国内电商区别也非常大。
国内电商主要集中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现在在飞速的向移动支付迈进。
跨境电商支付在向移动支付方向前进的速度落后我们很多,
现在的跨境电商支付主要还是停留在为跨境电商买家提供付款以及相关的付款担保,
以及向卖家提供收款。
要理解跨境电商支付,要接受一个认知共识,
在很多国家,不管是线下购物消费还是线上购物都是建立在信用卡付款基础上的,
跨境电商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卡付款为基础的电商类的应用。
在二零零零年代,
因为当时中国外贸B2B非常强势,
性价比非常有优势,
当时是这样一种状况,国外买家只要找到中国制造的很多商品,
进口到他们的国家,就可以爆赚一笔。
所以这个时候的跨境支付完全是中国卖家主导的卖方市场,
而且因为做批发金额大,利润高,
所以当时网上交易大部分都是走的买家直接付款,
也就是西联汇款。
采购商找到中国卖家网站,直接通过西联汇款把钱打给卖家,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付款渠道MoneyGram,也和西联类似,
在那个年代,西联汇款有着比银行汇款更加快捷,费用更低的各种优势,
中国卖家也只管收钱。
当时莆田系的fang牌卖家在2005和2006年左右,
也是采用西联收款,
走的批发和高客单价方式。
时间进入到2008年,
因为美帝次贷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
鞋类,服装类企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中国制造商品的性价比开始慢慢丧失优势,
这个时候出现了几个变化,
一是批发单越来越难接,
二是买家需求很多都是单件,一两件的商品,
三是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之后的一个表现就是,付款方式由买方来决定。
前面跟大家说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购买商品都是建立在信用卡为基础的体系上,
那么他们在网上购物自然就是要选择信用卡了,
这个时候一些服务商提供了“信用卡通道”,
也就是跨境电商卖家在购买了服务商的服务之后,在自己独立站的后台接入“Token”接口,
就可以接受买家的信用卡在线付款了。
当时这个技术因为迎合了买家需求,
短期迎来了爆发,
因为国外买家也一样--xin用卡的钱花的时候感觉是别人的钱。
当然,
xin用卡通道付款也有他的问题,
因为是xin用卡付款,
所以会出现买家没有收到货,或者收到货不满意,
都可以拒付的,
所以xin用卡付款的手续费非常高,
在5%-8%,
然后,
一些卖家当然就拿他来卖fang牌了,
fang牌的拒付率更加高。
所以,
其实在这里,
大家应该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各个跨境电商平台,
不管是wish,速卖通,还是亚马逊,
订单成交的佣金会这么高了,
因为在平台上,
买家基本都是xin用卡付款,
那么xin用卡的手续费费率高,还有拒付等其他情况,
这个原理和xin用卡通道是一样的。
时间到了2011年,xin用卡通道迎来了最高chao的一年,
市场一片亢奋,
市场上一大批支付通道公司,
一片欢腾。
从北京到上海,到莆田厦门,再到广州白云,全体卖家都在为社交渠道广告+独立站+xin用卡收款通道一片欢呼。
(往期精彩关联阅读:
致敬中国跨境电商的先行者-福建系,莆田系和厦门系
致敬中国跨境电商的先行者-广州系
然而好景不长,
2011年,
国外品牌方从Google搜索引擎端,支付端(xin用卡通道),Paypal,社交渠道广告投放,
多个渠道对fang牌卖家开始大绞杀,
出现了一批非常专业的钓鱼律-所,专门盯着涉嫌侵权的卖家,
前面给大家提到的GBC律-所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了,然后发现利用知识-产-权大棒是最便捷的得到卖家辛苦劳动所得的最快捷的方式。
2012年开始,
xin用卡通道和独立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
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wish,亚马逊开始崛起,
创造了很多卖家白手起家的神话。
然后卖家的收款进入了平台第三方收款的时代,
写给新卖家-跨境电商如何收款
各种收款方式眼花缭乱,
认真读了上面内容的朋友应该就明白了,
我们在跨境电商平台收款,
其实是收了两遍手续费的,
第一笔是平台的销售金额里扣了一笔交易费,
买家xin用卡的交易费用其实在这里是在交易费用里由我们卖家承担的,
然后平台给我们的“待付款”通过第三方收款公司付给我们的时候,
其实另外又出了一笔费用。
好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
全文完
(The End)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