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香港零售市场的黑色预测,电器和奢侈品将进一步萎缩

2016年同学会开的比较多,联系上一个小学同学,比我小几个月,以下称小叶,寒暄时聊起生意,他说:“生意一般,去年只做了一千多万”。我笑回:“我也只有一千多万,谁也不用嫌弃谁”。
2016年小叶销售额三千万,纯利六百万,商品在杭州四季青三个摊位销售,老客户群体基本在各大商场销售。由于没有电商经验,往我家跑了几趟,提议他出全部成本,我来运营。不过很遗憾,事情没成,我从亚马逊日本站起家,不太适应砸钱买流量的做法,也就跟国内电商无缘了,而出口方面,我查了几家电商平台上丝绸服装的售价给小叶看了下。小叶以他家20年的经商经验告诉我,这价格成本都不够——水分很多啊。
2016年又联系上了小何,小何在商务局工作。由于我缺少厂家货源,小何给我介绍了一家布艺,据说每年出口美国的销售额是几千万美金,后来感觉跨境电商还蛮有市场,就成立了电商部门,花了一百万(仅人工)试试水,由于信心十足,直接美国站FBA。结果呢,大半年的销售额还没赶上员工工资,恩,是销售额。
参加过lazada、amazon、速卖通、中国制造网、杭州综试区、还有各种论坛和电商协会的各种会议,其实各大电商平台官方都非常希望厂家入驻,产品价格优势可以转化为平台竞争优势。杭州综试区举过一个例子,某企业代工利润6%,自营后利润25%左右——原谅我懒的可以,不想翻材料找企业名称了。
接触过程中,我把传统企业概括为两类:一类纯代工,二类有自己产品(不论有无品牌)
纯代工的企业不能把客户定制的商品用作自营,这是大忌。这类企业也习惯了有单接单,即使想转型,也是希望有电商企业给他们下单,这类企业一般没有深谈的必要,因为可替代性太强。又比如我一直在卖的一款吊床,阿里价格18块,3个起订。有次展会遇见本地厂家,相同款式的吊床19块,1000个起订,谈价的兴趣都没有。
有自己产品,甚至有自己品牌的,一般来说利润都足以支撑跨境电商自营。我前文提到过的大约十个平台,都有官方的招商团队,提供必要的指导。当然对这些指导不要报太大期望,例如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计划入驻的企业,微信群里有抱怨提交两个月还没通过审核的,平时找不到招商经理的。小平台就没这问题,入驻shopee的时候,招商经理直接建了个小群,3个招商经理对付我两个员工。
传统企业转型入门可选三种方式
1、官方途径——招商经理
这条路成本最低,但大平台对企业爱理不理,亚马逊的招商经理是比较难联络的,lazada线上必要的培训较多,速卖通目前对企业还比较友好。比如我所在的余杭区,入驻以后凭入驻资料可以参加免费培训。然而我还没听说过其他平台是要押金的,所以,速卖通其实已经收过费了,服装类是一万一年。
各大平台内都有对基本操作的说明和指导,所以基本的操作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店一定能成功,企业老板开店想的是赚上几百万,但是招人来熟悉的话,他/她想的是没人教啊,没人督促啊,反正每个月就拿5000嘛。而且出个问题你问原因,他还能告诉你一堆你不懂的,所以招1、2个人的方式,我认为是很难成功的。员工没有这样的积极主动性,老板又很难有执行力、耐心、精力来自己参与经营。
2、第三方培训和咨询
目前我所了解的情况,国内多培训,时间在2-7天不等,部分培训机构还支持给企业做员工实训,即让被培训企业的员工在培训机构的实训基地实操,培训价格在8000-20000每人,实训费用两周收2000左右。这类培训我没有参加过,看过几份教程材料,多半网上材料拼凑即可,通常外聘我这样的卖家去讲部分章节。
日本方面前几年培训较多,现在逐渐转咨询的较多,每月收费,按年打折这种,费用比国内略高。我们本身也有一些合作伙伴在日本做咨询,所以承接日本方面的实操咨询和账号托管——不是代运营。
企业如果经营该项业务的人员较少,我还是认为希望不大。第一、员工意识到这不是公司主营业务,对自身工作价值认可存在疑虑;第二、人员太少,没有归属感,前期工作效果不明显,缺乏正向反馈,比较孤单,没动力和积极性;第三、人越少,员工感觉生意越好做,学会了就单干,老板伤心难过去吧。
上述两条虽然成功困难,且须支付一定的成本,但对迫切希望转型的企业还是建议尝试。我一直觉得,生意太好做,就轮不到你我了。
3、代运营
这项感觉成功率最高,毕竟代运营也是要看你产品的,相当于做了一个简单定性的咨询。但是,恐怕是最坑的。国内代运营在人工这块就要收2-3倍,一个店妥妥的几十万支出。对代运营企业来说,销售额就是业绩,而库存和推广费用都是企业支付;失败了,损失是工厂的;成功了,销售额还能被代运营拿去做宣传材料。更坏的情况是,企业并没赚到钱,利润压库存了,代运营公司把销售额RMB直接换成美金拿去做广告。
举个现实例子,你是工厂,来找我。我一看,啊,你的产品不错,我有信心明年卖一千万,你准备80万前期费用,200万推广费用,400万库存,100万物流费用,预估利润220万全归你,运营包我身上。你敢吗?正所谓,你敢死,我敢埋!
抱歉,这段肯定伤了代运营的感情。我直接的朋友里也有做代运营的... 确实比较坑啊,当然也有成功的,但我还是觉得坑。
综合建议
跨境电商这条路我坚信是正确的,虽算不上坦途。国内电商市场巨大,但竞争激烈,流量费用过高,抄袭严重。国外比起来还是很有前景,此处不包含美国。2014年大家谈亚马逊,2015谈lazada,2016已经谈中东了。
传统企业先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选择目标平台和区域,当然多平台多区域也是一种策略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建立3-5人团队尝试,预期6个月后保本,9个月后盈利
支付必要的机构培训费用,或靠谱的顾问咨询
实在没辙,愿意花钱买省心,就找代运营
我很想列一些我的实际数据来增强说服力和充实干货,可是...我员工也上知乎啊,自建listing的数据还是不做公开。
其他
大约三个月前知乎首答,评论和私信一堆要联系方式的,一时脑热开了公众号和专栏。
后来发现原创这条路真难走啊,世上哪有这么多干货...
到处都是搬来搬去的水货,加个吸引人的标题
还有一些伸手党,像被惯坏的孩子,聊个天就可以让我不爽啊
当然也不乏友好,且表达清晰的朋友
财务自由的目标,按我家人的消费习惯来说,算是已经实现了,可谁也不会闲钱多不是?
2017的利润目标比2016增长60%以上,得早点退休
2017好多计划,内心当然是不满足于60%的
我那么懒,本来每天只工作一小时的好不好
两个月前老婆怀孕了,这下2017更忙了
考虑最后来个live谢幕...
但是又觉得好像想说的都说完了...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