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跨境电商产教研究中心首次落地杭州,助力打造全链路跨境电商服务生态
本文共计:2816字,8图
阅读预计:7分钟
近些年,我们常听到跨国公司对印度释放“人口红利”看好的消息。
印度的人口红利被认为是在未来十年赶超中国的动力,然而,目前印度仍然是世界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2.87亿的成年文盲大军。
最严峻的是问题是,成年妇女文盲率将近50%。这对于下一代印度人的素质教育更是硬伤。
所以,印度如不加大力度解决基础教育和妇女文盲的问题,她的“人口红利”优势将是空名。
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曾说过:“大量的文盲是印度之罪,此耻必洗。”
圣雄甘地
(图片来源:AZ名人名言)
印度政府颁布《儿童教育权力法》,规定对6-14岁儿童的8年免费教育。
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印度儿童入学率仅有85%,小学四年级辍学率达到40%, 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辍学率高达50%。
最糟糕的还不仅仅是高辍学率,更有教学质量之殇。
印度政府公立小学应付的是出勤率,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却被忽略。
印度人平均受教育不到4.5年,中国的人均受教育时间是7.5年。
按说即便是四、五年的时光,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识字算术,而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普遍很低,公立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常不能读写。
公立学校最吸引孩子的不过是一顿免费午餐
(图片来源:www.bilderbeste.com)
公立学校因经费短缺造成设施差、师资差,平均一名老师教70名学生。
很多学校没有桌椅、黑板,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校舍。
公立学校的孩子常有被老师扇耳光和体罚的痛苦回忆,更有不负责任的政府学校老师常常不上班,校方因师资缺乏也只能听之任之。
首都新德里的某公立学校校舍外墙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印度学龄儿童中八成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仅仅可以接纳2成适龄学生。
私立学校的入学门槛很高,对孩子家庭背景的要求以及高昂的学费会让低种姓群体和寒门弟子望而却步。
为保障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印度政府强行规定,私立学校必须为经济弱势群体(EWS)保留25%的席位,允许低种姓和寒门子弟在私立学校免费接受精英教育,以带动贫困阶层改变命运。
印度私立学校抱怨政府把免费教育的责任推给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缴费生家长更是怨声载道,因为这不但使精英教育资源被弱化,且强行增加了学费负担,被无故吃了大户。
估算起来,大约是每三个缴费生养着一个来自经济弱势群体的学生。
中产阶级家长因学费涨价示威游行
(图片来源:www.educationworld.in)
那么,印度私立学校和政府公立学校的学费的差别是什么概念呢?
是成百上千倍的差别。
也就是说,政府学校每年平均收费50元人民币;而私立学校平均收费大约2到5万元人民币,国际学校和知名寄宿学校的平均费用更高,当然也有得到对口补助的相对便宜些的私立学校。
据调查,印度城市劳动人口平均日工资是499卢比,全家不吃不喝,要一到两年的工资才够一名私立学校学生一年的学费。
因为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学生的费用远远不止于学费,还要支付各种收费俱乐部、兴趣班、私人家教等费用。
可以推断,最终能供孩子到大学毕业的,几乎都是中产阶级和富人群体。
印度的私立学校采用精英式教育,学校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强、教学理念新,经常有各种国际交流。
私立学校校舍
(图片来源:momjuction.com)
小学期间还学习英语和印度语以外的第三语言;初一(六年级)后选择第四语言(根据学校不同,可选德语、法语、梵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等),这使得印度孩子毕业后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以此看来,那25%的免费就读于私立学校的经济弱势群体(EWS)孩子是幸运的,然而,不完全。现实是残酷的。
四月份是印度初等教育认证学校(C.B.S.E.)的开学季,也是很多完成了八年义务教育的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的“集体失学季”。
从9年级开始,所有学生在开学之际都会收到缴费通知,经济弱势群体的家长被告知,要么和其他学生一样缴费,要么转学到政府学校就读,或是给孩子找工作。
这种落差使得孩子们无所适从,虽然私立学校也会做做样子,留下一两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弱势群体学生,为其继续免费教育,但绝大多寒门学子会被踢出学校,基本就此失去考上大学深造的机会。
多数学校愿意为女生学费打折,可即便是支付30%的学费,对于贫困家庭这仍是天文数字。他们宁愿孩子赶快工作,贴补家用。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公立大学,虽然门槛高,但是学费低廉。也就是说,如果来自经济弱势群体的孩子能够在接受免费教育后,奋发自强考上能支付得起的公立大学,是有改换门庭的希望的。
但不幸的是,寒门学子支付不起从9年级到12年级这三年的私立学校学费,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本没有竞争力,从此绝大多数寒门学子就此泯泯于众生了。
由此可见,印度要凭借素质不高的所谓“人口红利”赶追中国,甚至扬言在20年内超过中国,在未来200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发达、最民主、最清洁的国家,真的是任重而道远(chi ren shuo meng)。
还好,和一贯鼓吹的政客不同,总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人,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一个使命。
如同印度通曾经报道的“印度之子”,36年如一日造林七万多亩,把荒岛变为生态森林;下面我们要讲一讲“桥下的学校”的创始人,一名改变贫民窟儿童命运的老师。这些人才是印度的脊梁和希望。
印度森林之子(来源:香港01)
在东德里有一个杂货铺老板,名字叫若杰士库玛沙尔玛(Rajesh Kumar Sharma)。
年轻时的若杰士一心想当工程师,却因为家贫在大学一年级不得不辍学。他深感寒门学子的苦痛,为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不遗余力。
十几年来,就在呼啸而过的火车桥下,利用桥墩形成的天然教室,免费教附近贫民窟的孩子学习。
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从外地前来务工的、农民、或蹬人力三轮车的穷人。
不少孩子也在附近的公立学校入学,孩子们说他们在学校不懂的知识都能在这里学明白,所以愿意来上学。
若杰士的桥下学校(来源:AbhishekSaha/印度时报)
从十几个孩子,到五十个,二百个学生。若杰士先生的免费学校规模越来越大,也有志愿者来给他帮忙,有人捐赠桌椅书本,慈善机构还捐献了女孩儿专用的移动厕所。
若杰士先生说,孩子们既聪明又努力,只是需要恰当的辅导。
他说他无意和公立学校竞争,德里的穷人家孩子,必须学礼受教育。他同时鼓励孩子们到公立学校注册入学,这样才能享受到一些政府给予的照顾。
虽然印度不乏有识之士和热忱的志愿者,但面对庞大的文盲群体和不断产生的新文盲,他们的努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众所周知,印度贫富差距极大,受精英教育的阶层义无反顾地、不断地、大量移民美国等发达国家;得不到基础教育的贫困阶层面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措手不及。
印度总理莫迪打出了“印度制造”的牌,希望借此消化大量过剩的基础劳动力。
莫迪总理和“印度制造”
(图片来源:India Today)
可惜,晚了些。
印度人口爆炸也真是生不逢时,若赶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是大大的人口红利,可偏偏赶上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此时没有优化的劳动力,不是人口红利,只是过剩劳动力,拖着印度发展的后腿。
过剩的劳动力成为大量闲散游荡的不安因素,还会倒是社会治安的紊乱。几十年后,养老问题还将反噬印度的经济。
总之,有人才,才有红利可享受。
不能把过剩劳动力优化成可用劳动力,等待印度的不是“人口红利”,而是巨大的人口包袱。
印度如何尽快消灭文盲,提高全民素质,是考验印度人民和印度政府智慧的难题。
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