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交易规模高达950亿美元,却仍被嘲讽落后?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ID:kandianshang)
蚂蚁金服为什么要上市?
进入2019年以来,蚂蚁金服在很多人眼中已经像吐鲁番的葡萄一样熟透了:到了上市收割的时候了。
“异动”首先从股市传来,最明显的一次是今年3月11日,平时闭目养神的蚂蚁金服概念股突然脱缰狂奔,多只概念股瞬间拉升至涨停,路边社传来的消息是:蚂蚁金服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但随后蚂蚁金服回应称:目前蚂蚁金服没有上市时间表。
如果要细究起来,蚂蚁金服的上市传闻和马云多少有一定关系。
在2017年奇虎360借壳江南嘉捷登陆A股后,很多人都下意识地将眼光投向蚂蚁金服。最后马云讲了一些留有死角的话:蚂蚁金服上市会在两年后即2019年考虑。
所以进入2019年以来,屡次传来蚂蚁金服要上市的消息,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蚂蚁金服上市?
首先,投资人需要回报。
截至2018年底,蚂蚁金服一共进行了9次融资,其Pre-IPO轮的融资高达140亿美元。经过多轮融资后,蚂蚁金服的最新估值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一旦上市,肯定会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
其次,按蚂蚁金服当前的体量,可以跻身全球10大银行之列,上市后的规范化经营有利于其全球影响力的扩张。
当今全球排名前几位的银行集团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才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些银行集团还经历了刀与火的原始积累,而蚂蚁金服才成立了几年,就依托和平时代的电商崛起期,一举跻身全球10大银行之列。
按蚂蚁金服现在的发展速度,一旦它上市,10年后,全球最大的公司不是苹果,不是亚马逊,更不是阿里巴巴,而是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的三个历史时刻
蚂蚁金服能做这么大,和马云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及当年成功将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的决定有关。
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性的转折时刻后,蚂蚁金服逐步奠定了现在的江湖地位。
首先,推出影响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颠覆性产品——支付宝。
2004年,为解决电商交易中消费者对商家和品牌的信用问题,支付宝应运而生。随后,支付宝从一个单纯的担保支付工具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成为搭载起庞大阿里帝国的超级航母。
其次,以余额宝为核心,全线拓展支付外其他金融业务。
余额宝最初是为了解决基金销售渠道单一而诞生的,但是因为使用方便、回报率高,一度成为威胁到银行存款和国家金融体系的超级物种,虽然随后国家政策对余额宝进行了约束,但蚂蚁金服还是开创出花呗、借呗等重量级的支付外其他金融业务。
最后,确立技术性公司战略。
其实,以马云的聪明,他一定很清楚蚂蚁金服过于强大之后,民间金融和国家金融之间存在的矛盾。所以,蚂蚁金服近年来一直朝着技术性公司的路线快速推进,比如说2015年的 “互联网推进器”计划, 2017年的BASIC五大技术开放战略等,都是为了配合确立技术性公司战略。
离上市还有多远?
早在彭蕾执政时期,蚂蚁金服何时上市就已经是很多人心心相念的“十万个为什么”。
作为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最坚定维护者,对于蚂蚁金服何时上市,彭蕾的口气和马云如出一辙:
上市并不是一个目标,也没有时间表,可能是“到一定阶段以后水到渠成,就自然发生了”。
之所以还没有自然发生,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充分考量到蚂蚁金服上市后对银行业务、海外金融业务重新洗牌甚至整个国民金融体系的影响。
毕竟蚂蚁金服的体量摆在那里,即使在国家政策约束的情况下,银行的很多业务在面对蚂蚁金服时基本已经缴械;同时,蚂蚁金服上市也可能对整个国民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带来冲击,没有经过一定的灰度测试是不能贸然上市的。
其次,投资人的时间成本和回报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是成正比的。
其实,任何投资最后要得到最大的回报只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在政策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长线投资的价值。所以从理论上说,蚂蚁金服的融资越多,估值就会越高,投资人的回报率也会越高,所以他们也不必急于一时。
最后,有时候不上市可以取得比上市更好的效果。
关于这一点,可以举两个例子。
其一是华为:试想一下,如果华为早就上市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现在时不时出来挤压一下华为,就会像今天的刘强东事件一样,一次一次造成华为市值的下降,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华为的持股人,即全体华为员工。
其二是蚂蚁金服最新推出的“蜻蜓”二代:“蜻蜓”二代所以能早于腾讯三个月完成产品升级,也是因为腾讯是上市公司,在公司资金周转方面落后于蚂蚁金服的技术更新。
再说了,蚂蚁金服依赖的是阿里巴巴强大的生态体系,比如说淘宝、天猫的商业平台,在不上市的情况下,蚂蚁金服照样可以给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利益各方带来丰厚的利润。
所以,像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融资并不一定就要上市,蚂蚁金服的上市时间表也许就放在抽屉里,也许,这世界根本就没有蚂蚁金服的上市时间表!
(文章来源: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