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vert上周(3.11-3.17)热门素材—Affiliate专场
在央视315晚会上,临沂某玩具厂因使用医疗废弃物再生料生产玩具被曝光。当晚,相关负责人被警方控制……
知名玩具媒体人,中外玩具网百家作者毛爸昨天从央视曝光的视频出发,谈到了洋垃圾玩具、回收料玩具等问题。以下是首发于“毛爸玩玩具”的原文:
不看央视315已经很多年,但今年央视的第一爆和玩具有关,再加上昨天被媒体朋友约稿的信息轰炸到了,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爆的内容很短——
结合315的一贯尿性,这个爆料很像是某大企业公关成功之后,节目组临时补位的话题。因为有些很关键的信息,节目并没有告知:
除了吹泡泡的玩具外,废料生产的其他玩具是什么品牌什么产品,长什么样子?
根据国标进行检测,这些玩具都有哪些问题,会对儿童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玩具的流向情况是怎样的,相关部门是否要进行强制召回?
整体链条上的哪些监管环节出了问题,需要哪些职能部门承担相关责任?
毛爸说的“临时补位”不是贬义,正相反,如果没有这个“临时补位”,许多家长也关注不到这个话题。接下来,毛爸重点和大家聊三个内容:
洋垃圾玩具
是否应该抵制所有的回收料玩具
怎样才能避免买到“有害回收料”做的玩具
▌1. 洋垃圾玩具
用有害的回收料做玩具这事,一直存在,政府也一直打击,但是屡禁不止。
最早的时候,是在广东潮汕,但潮汕的塑料玩具产业一升级,这事就开始往落后的小地方转移了。
这个产业中,最大的危害倒不是国内的医疗废塑,而是国外的洋垃圾。由于来源广泛,再加上集中箱海运,洋垃圾中存在的可传染的病菌,要远远高于国内的医疗废弃物。
洋垃圾肆虐中国最严重的时候,不仅仅是广东,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黑产。
2015年,纪录片导演王久良拍摄了专门讲述洋垃圾对中国环境的污染,和对底层工人身体侵害的电影——《塑料王国》。但因为不可说的原因,这部26分钟的短片,到现在还是禁片。
国内媒体在报道《塑料王国》时,都会用三张特别触目惊心的照片,一张是母亲在垃圾堆给孩子喂奶的照片:
一张是小孩拿注射器当玩具,噙在嘴里的照片:
另外一张,毛爸找了个动图,不知道你看完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好的一点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洋垃圾的危害,相关职能在进一步加强。比如去年一月份,汕头海关就破获了一起高达20万吨的洋垃圾走私案,而2018年全年,全国海关截获的洋垃圾,高达155万吨。
但无论政府打击多么严厉,只要有利益驱动,这事就不会停止。
海关坚持严打洋垃圾走私,黑产的从业者势必就会考虑国内的医疗垃圾,而且会更隐蔽地往央视曝光的那种小作坊转移。所以,医疗垃圾流出的第一个监管环节非常重要,央视的曝光内容,偏偏没有提这个关键点,只是将镜头对准了几个底层的生产企业,这事也是非常央视了。
乐观一点,往好的看,国内的玩具工业,整体还是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专业的。
▌2. 是否应该抵制所有的回收料玩具
如果塑料循环再生体系成熟,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社会应该鼓励用回收料做玩具。
比如美国品牌GreenToys,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回收塑料来生产制造:
所以,我们要抵制的,是用有害回收料做的玩具,而不是所有回收料玩具都抵制。就怕央视搞这么一出,接下来自媒体就开始跟进抵制回收料玩具了。
▌3. 怎样才能避免买到用有害回收料做的玩具
如果你关注了很多公众号,那这些建议你应该已经倒背如流了。但可以转给身边的朋友:
购买塑料玩具,尽可能选择大品牌;
购买塑料玩具,请认准3C认证标识;
购买塑料玩具,请尽可能选择正规渠道或大平台;
路边摊和小学门口的玩具,不要买;
不要再问“爷爷奶奶非要给娃买劣质的玩具你该怎么办”这种问题,孩子是你的,不是爷爷奶奶的;
孩子的眼泪VS劣质玩具可能带来的伤害,你应该知道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