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步骤、工具、模板到实例,分析监测来自竞争对手的“幕后黑手”
目标不一样
手段不一样
内容:圈主&小撕鸡
编辑:圈主
每天浏览跨境资讯一直是圈主的习惯,前两天,注意到这样一则新闻,美国一亚马逊卖家因刷评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盯上,被罚了1280万美金。咱们在这圈子里天长日久,今天不是谁品牌侵权,就是哪个又违规,罚款的事儿多了,不过FTC第一次上手严打还真不常见,一定程度上也对不法卖家产生威慑。
上千万的罚金代价背后是铤而走险的黑帽玩法,为的也是在亚马逊上快速打开产品的影响力。但这美国卖家因“刷单”就立马翻车,在黑科技盛行的当下,也是阴沟里翻船。
和美国卖家相比,中国卖家的黑科技手段似乎更加多元,刷单,合并变体,上首页这些基本上咱们听得耳朵也起茧子了,另外还有买卖数据,虚假购买,劫持对手listing等等,今天就一起解密美国卖家都不常见的黑帽玩法。
面对黑科技,亚马逊近几年都有不少动作,更改review政策,一系列的限评等等,还包括开除部分涉嫌为独立商家提供内部信息的员工。
早在去年九月份,亚马逊已经对数据泄露以及员工受贿现象进行调查,公司相继在美国和印度解雇了一些员工,据称这部分员工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内部数据,同时帮助一部分卖家删除负面产品评论以换取贿赂,以及向卖家出售客户电子邮件地址。
买卖数据,从亚马逊平台内部获得支持是最直接的“黑科技”,如果买到他人店铺各项的产品信息数据,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ppc广告怎么打,基本上尽收眼底,遇见好的,依葫芦画瓢也能轻松打开市场。
有时候不少小卖家苦恼,自己好不容易在一个品类站住脚跟,用来续命的listing就这几个,可是越到后面,出单量是越来越少。其实这种情况用“买卖数据”下的套路也很好解释,小卖出单的产品信息一旦被某些大卖抓取,人家一旦决定要入场这个品类和小卖对打,基本上小卖招架不住,毕竟大卖之所以成为大卖一定有自己的运营优势。
“小卖是大卖的选品工具。”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是不是也有点后背发凉?
客户邮箱就不用说了,用来精准化营销、沟通测评,移除差评这都是卖家朋友的刚需,再来,买到竞争对手的客户邮箱,这里面恶搞的空间就多了,发送骚扰邮件,邮寄虚假产品等等,“搞臭”似乎也是分分钟的事。
不过这个数据资源也不是人人都能接触的,当然,市面上一些销售卖家数据的服务商产品不会直接拿某个特定的竞争对手数据出来售卖,但是基本上大方向的数据是在的,例如一些热卖的流量走势等等,有时用心的卖家也能得到一些灵感,拿来选品、关键词优化、管理销售有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亚马逊的流量就是“零和博弈”的过程,市场流量就这么多,你争取到的流量越多,相应的竞争对手的流量就会有所下降。
刷评在亚马逊跨境江湖很常见,但是给竞争对手不刷差评,刷好评就有点奇特了,关于这个操作杀伤力可也不小。
讲个圈主身边一个深受其害的卖家例子吧,这个卖家通常每天最多收到5条亚马逊评论,有次一夜之间收到20条评论时,立马就收到小红旗。仔细观察这些评论内容,基本上都是好评,另外这些留评的买家根本没有在这个卖家的店铺上实际购买产品,账户基本也都是新的,这个卖家最后以操控虚假评论为由被封禁。
要知道亚马逊不是一家纯粹的电商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亚马逊商城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而AWS云服务才是亚马逊收入中的大头。云服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而且是大数据的来源,任何东西在大数据下都有可能形成关联,一旦关联的越多,出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一个与流量有出入的订单量,一个与订单量有出入的留评量,多个买家相同的IP地址,买家账号的星级高低……这些数据都环环相扣,一旦出现异常的数据,被调查之后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凉凉”。
亚马逊卖家报告说黑帽策略被用来取消他们的产品并失去销售
都知道亚马逊对于review的管控力度不断在加强,早在去年Amazon更新review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客户评论的真实性,如果卖家有任何操纵客户评论的企图且被Amazon发现,会受到以下惩罚:
1. 立即和永久撤销卖方在Amazon上的销售特权和扣留资金;
2. 删除所有产品的评论并限评;
3. 产品从亚马逊平台永久下架;
4. 针对卖方进行法律诉讼,包括诉讼和转介民事和刑事执法机关;
5. 公开披露卖方的姓名和其他相关信息
有心的卖家,把能够引发虚假评论的刷单手段玩出花来。单纯地给竞争对手刷“差评”只是把产品搞臭,而异常的“好评”则会引发亚马逊平台的检测机制,从而使整个店铺被控“操控虚假评论”而关门,两者相比,背后的用心和手段可谓险恶。
VC 巨蟒作恶的事儿在跨境圈里一度沸沸扬扬,一些VC卖家和黑客利用其更改卖家listing的权限,对产品图片,标题和其他内容进行更改,严重影响销售,有的直接改成成人用品整个listing直接挂掉。
亚马逊上的黑客产品页面,其中产品图像已被替换。
还有些卖家盯上人家的评论,短时间内将别人的listing直接更改为自己的产品内容,坐享人家的五星评论。一个儿童玩具的卖家吐槽,他们的列表就是被其他的卖家“劫持”,最终他们的产品图片更改为手机外壳的图片,将制造商的名称改为他们自己的名字。
令人吃惊的是,一些恶意操作的卖家还掌握了卖家的银行账户。据受害卖家介绍,竞争对手不仅更改了他的产品,并且发送邮件并且附上该卖家的中央银行页面,威胁他禁止打击报复,否则会做出更严重的事。
针对这些特权卖家作恶,亚马逊也推出了相应的招商经理举报渠道,另外未来推出的One Vendor的系统,预计把VC卖家将会和第三方卖家合并。
“模仿是最真诚的奉承”这句话对于那些被品牌淘汰的产品来说并不是一种安慰,跟卖和仿造成为这部分卖家的“出路”。对于品牌售假的卖家来说,会向不知情的客户销售劣质产品,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会因此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产品评论。一旦品牌卖家后知后觉,品牌的名誉已经受到侵害。
这两天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计划,名为Project Zero,让品牌商决定他们想要要删除哪些假冒商品,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免受欺诈者的伤害,而不用向亚马逊报告,经历繁琐的报告流程。此前,亚马逊要求品牌所有者向该公司内部团队报告可疑的假冒伪劣商品,然后亚马逊负责调查并决定是否删除这些商品。
亚马逊的政策逐渐完善,新的政策出台对于仿造销售品牌产品产生了抑制作用,未来这些售假者可能要先消停一阵。
不少卖家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利用买家账户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并向平台提交虚假侵权索赔,如此一来,竞争对手会花费数天时间排查投诉,影响销售。
除了竞争对手恶搞,有的服务商也会以此为自己“创造客户”,在收到差评之后,卖家会立即收到一些服务商去差评的推销邮件,这样“贼喊抓贼”的套路也屡见不鲜。
当然不被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抓到把柄,卖家对品牌保护、产品安全和合规性相关的文书工作,专利和商标等版权信息以及供应商信息应该做足功课。
即使亚马逊不断在完善平台的规则,但是平台的漏洞始终存在,这些始终给了一些卖家可操作的空间。对黑帽玩法的讨伐和批评永远只是是“政治正确”的事,心照不宣的是不少卖家为了利益也都蹚了这浑水。
黑帽玩法诞生的背后除了快速收割亚马逊市场的订单,一方面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入驻的跨境电商平台大多是“外来物种”,这就注定了很多信息源产生于国外;还有就是由我们国情决定的,我们国家屏蔽了很多外国网站,例如谷歌,脸书等,给我们及时获取国外信息造成一定障碍。
而西方国家就是本土玩家,对于消费者和市场规则都比较熟悉,在营销和服务上比我们中国的卖家更具先天的优势,这也使得我们这些“外来者”喜欢利用一些手段。
另一方面,大卖和小卖的运营套路也有极大的不同,小卖老实本分,手里没有什么资源,而大卖则会结合自己的运营优势,供应链优势、资本优势,选择利用铺货、跟卖等手段迅速找到目标盈利商品。
目标不一样,玩法不一样,手段自然也不一样。在不少卖家心中,亚马逊是实现财富梦想的地方,既然平台给了大家各种长袖善舞机会,用好自己的本事各自安好。
一旦不幸遇到作恶的卖家伤害自己,利用亚马逊的平台规则可以及时捍卫自己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日常将品牌备案这样的基础案头工作做好,建立好自己的防护墙,在伤害发生的时候,也要懂得利用平台的机制和合理的手段去惩戒对方。
和一些不良卖家的战役,有时候就像“打鼹鼠”,打是打不完,但是我们可以学会眼疾手快,知道这些套路在哪自然也能一打一个准。
觉得圈主的文章有帮助,记得最后给我个好看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