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内容营销三步走,卖家的未来才有可期!

过去一年印度电商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和变化,不少出海企业预感在印度生存越来越艰难了。印度已经有4.8亿互联网用户(印度官方发布称超过),比美国多75%,仅次于中国。Forrester研究预计,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37亿。4.8亿人中在2018年第二季度末,只有两成是网购用户。
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Nathan Blecharczyk表示,印度本地业务总体增长了78%,商务旅行业务较上一年增长了四倍。印度名册收录了45000家房源,其中果阿邦是其最受欢迎的市场,有6000家。
过去的两年半中,有180万人实际使用过爱彼迎,尽管这一数字还比较小,Nathan Blecharczyk认为它反映了国内市场增长的动态需求,并且预期获得强劲增长。
在推出该模式前,很多人都表达了疑惑说怎么能相信一个陌生人。爱彼迎认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和提供的产品,与市场上其他同类有明显的差异化和目的性。只是专注于提供独特的、本地化、真实的体验,致力重塑人们对旅行的看法。在新的体验式旅行中,爱彼迎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势头正猛的OYO,整合了经济型酒店,并将业务扩张到海外,在Nathan Blecharczyk看来并不是同领域的竞争者。
市场上不乏有像爱彼迎一样充满乐观的参与者。多数进入印度的外国投资都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因为这里实在不算收割的好去处。比如,为什么印度没有没有一个自己的搜索引擎呢?印度人给出了很多的看法:
(政治论调在此不做讨论)
谷歌和必应就很好用了,除非有能够重新定义搜索的模式出现;
当前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人能熟练使用英文和互联网,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上网或许会有其他的搜索引擎,但谷歌仍然拥有最佳的受众;
印度可以有本土语言的搜索引擎,事实上印度也推出了许多本土搜索引擎,即使现在印度本土也还有13tabs.com,大多都没能建立足够的市场,找不到收入来源……
综合上述可以发现其中反映了印度一个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市场规模扩大是必然的趋势,因为有了这个趋势,自然有人想进入市场,而使用者会倾向更成熟的方案;另一方面以印度国情看来,发展的同时还是一个再教育的漫长过程,谷歌要在印度达成下一个10亿同样漫长。
UberEats进入印度的时间非常短,印度本地有zomato和swiggy两大外卖巨头。最近有消息称Uber Eats India下月将被Swiggy收购。“最后一英里物流是一项业务繁重、利润微薄的业务。从长远来看,我不明白这个市场如何能维持如此多的平行微物流网络。”沃顿商学院科技与数字商业教授Kartik Hosanagar表示。为了与zomato对抗,swiggy仅2018年就获得了10多个亿的投资,如今两家公司估值皆已超过20亿美元,并且仍然在不断烧钱。
以整体来看印度是非典型的买家市场,市场存在很大的缺口和待开发的需求。新的参与者需要多角度的观察印度消费者的风向。表面上,印度的流量可以体现在他们在Twitter、instagram上关注体育(主要是板球)、娱乐明星等,热衷于用TikTok或者展示生活;事实上,在印度Twitter用户的活跃度比instagram要低得多,尽管粉丝数看着挺多,TikTok用户的质量则比Youtube的要差些,消费能力更低。
普遍商家会认为印度的客单价低:因为这个市场相当年轻,年轻的群体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不高;同时他们习惯及时接收到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也渴望与众不同能被重视,印度消费者非常重视消费体验……
其实低客单价不是绝对的,根据今年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七类消费者模型,红色框线部分是电商消费的主流人群:20岁左右的消费人群占比较少,并且“Poor Dreamers”和“Connected Aspirants”都有一定的品牌意识,随着收入的增长,他们能够负担更高的消费。
第四季度印度因消费低需求导致PC出货量下滑,而智能手机则将迎来规模迭代。伴随智能手机功能的强大,消费者在电脑上购物的时间会逐渐转向手机应用。WEF认为90%的人将通过手机上网,印度为语音、视频等内容催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信息量的剧增,用户越发追求高效的应用,支持个性化的内容定制。
要抓住增长机遇,不只是向下一级城市,还有对有消费能力群体的定向开发。因为做印度市场大多是听从经验之谈,对用户体验没有切身的了解,并且目前印度除了像探探这样自带属性出海之外的APP,还很难看到对目标群体的吸引。比如“Conservative Rich”,拥有较高的收入和传统的消费观,如何切入其中,考验着出海企业对特定群体的服务能力。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