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 Point和Review这样写,不用索评也能好评如潮

简单回顾一下,为什么要做站外?
1, 为了更高的定价和利润,避开电商平台的价格竞争;
2, 降低推广成本,避免每做一款产品都需要同样的成本付出;
3, 减少亚马逊平台规则的制约,让销售活动变得更灵活,互动性更强;
目前主流的有Facebook, instagram, Pinterest3个社交+内容的平台。
而我更倾向于从facebook开始!
Facebook的主页运营,相当于一个独立网站:
》可以叙述企业和品牌的成长经历;
》能发布企业和品牌的产品(店铺);
》并且可以将流量导入到任何一个销售渠道(平台);
》具备在线即时聊天,可以和客户及时有温度的沟通,还能对客户进行群组管理;
》还可以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把你想说的话对正确的人说。
由于FACEBOOK主页是一个开放式的工具,所以不像独立站那样有前期网站开发和后期维护等费用,且平台用户基数庞大,获取流量方便,故而性价比很高。
Facebook就像国内的微博,小红书。所以其建立粉丝的要点就是:
坚持不懈的发布内容,让听众喜欢上你,依赖你
就像有人喜欢抖音,有人喜欢咪蒙,有人特别认可某一个公众号内容,比如我们的《电商雇佣军》 Haha~~
不断地生产内容,发布内容,通过内容筛选听众,留下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听众们,再使其转为品牌的粉丝。
生产的内容主题必须围绕着品牌(或产品)。如果内容主题呈多样性,就会使听众视线混淆
1,不能建立权威和信任,留不住甚至丢失粉丝;
2,降低品牌认知,使他们在需要我们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想不起我们;
3,浪费了经营者的时间。
那什么样的内容合适呢?
1,新品发布,它的亮点所在。比如设计理念,或者功能强大等
2,行业新闻和趣事
3,企业成就分享
4,互动(抽奖,调研,点赞,点评,晒图,征集等等)
5,销售(预售,促销)
有人会想去通过发布一些好玩的搞笑视频来获取用户,好玩的内容确实可以引起互动,比如点赞量,转发量会上升。但这些不会让粉丝们清楚的知道我们的主页是干什么的。他们只会一笑而过,仅此而已。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找趣的网民看完了的搞笑的内容就会离开网页。只有冲着主页主打的内容而来粉丝才是我们的精准粉丝。
再一点,不要一味的发布僵硬的产品销售的内容,即便产品图片做得再精美,比如下图:
生硬的两条销售入口链接,没有互动,毫无意义。
至少加一个小折扣的折扣码,如此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引流到亚马逊上产生了购买。
僵硬的产品销售帖千万不要成为品牌主页的主旋律,主基调!!!
独立站的链接,对于大多数情况,意义不大。除非独立站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结算系统可以实现独立站内交易闭环;
如果希望用户能在独立站看到更多有趣的内容,不如将内容沉淀在facebook主页里。关于产品的内容可以在facebook店铺板块可以实现,视频和图片,没有什么限制;如果是一些品牌性宣传,不涉及到具体某一款产品的,可以发布视频贴做置顶。
建立粉丝和打造品牌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有人认为品牌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误导
品牌是用心建设出来的,可以说是我们要去打造的一个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网红在成为网红前并没有钱,纯粹靠内容吸引人。
做品牌时,我们需要有持续的内容让听众了解我们,但也必须同时卖货,即(品销结合,一边讲故事,一边卖产品)。
买卖也是一种与粉丝间的沟通方式,只有当有了买卖,之前所有讲的故事,给人们的期待,才能被满足和被感受到。
(在没有交易和体验之前,所有的故事和内容只是期待;当使用体验之后,期待得以兑现,品牌价值才全部体现)
当听众的期待被满足后,就会传播,即产生口碑。
大家都知道口碑的力量远胜于广告,可以有效的降低推广费用。
所以,品牌不是花大钱,而是创造期待,满足期待!!!
这需要用心。
昨天看了一个教做视频的人,讲了些话很有道理,大致内容如下:
遇到了画面色彩问题,才知道去用白平衡解决;
遇到了画面内容凌乱,才知道去用剪辑功能;
……
还有很多,记不清了。
意思就是想做任何一件未知的事,只有真正开始做起来,遇到了问题,才会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并去解决问题一个个迎来的难题,如同久病成医的道理。
很多人对做品牌毫无概念,只知道必须做,但不知道怎么开头,一直停滞在想法中。
所以那些还停留在想法中的人,要么撸起袖子马上干起来;要么就是当下事态还不够紧急~~还没强烈感受到推广成本日益高涨,目前的利润率还不错,有得赚~~哈哈~~
凡事非一朝一夕。找捷径,走“刷”的运营路线并非长久,主要是没沉淀;
做社媒,做品牌,即使做得再烂,都会有积累,有沉淀,量变终有一天是可以转为质变的。
因为内容是不会被删除的,只会越来越丰富!!!
而“刷”的技术是时刻在被亚马逊堵漏。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