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你们鄙视的微商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了,但那群年入千万的微商却给跨境电商卖家带来思考
这两天刷屏的最大消息就是行业内最大的选品数据公司老板欠了员工几百万的工资,
然后跑路了。
员工没有领到工资,
付费卖家担忧后续服务。
这是该公司员工在知乎发帖。
目前事件聚焦是老板拖欠了员工几百万的薪水,
员工艰难讨薪。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
作为这家公司的老板,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
事件当事人*问数据是行业内知名的选品软件公司,
他们开发的针对wish平台的*选品和针对亚马逊平台的“*势”,
在推出的时间点来说,
都是非常好的,
也赚到了这两个平台爆发期选品这个细分服务类目的第一桶金。
作为卖家来说,
这两款软件的使用体验也是不错的。
特别是“*势”,
在去年整年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卖家反馈都还不错。
但是偏偏是这么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公司,
为什么几百万工资都发不出来?
其实对于这家公司,
在去年我们小范围内就有一些质疑了。
当时这家公司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巅峰的时候,
他们在深圳有几十百来号营销人员,
每天是对于目标卖家”贴身“式的营销,
当时我们就觉得这种模式可能有问题,
1.我们都知道”选品“是跨境电商卖家的刚需服务,但是其实市场的天花板并不高,也就是说所有在做跨境电商卖家花费在选品软件上的钱其实并不多。
2.几十号人的营销团队每个月的工资开销并不小,市场是否真的撑得起来?而且,在2018年这个时间点,用人员地推的营销方式其实是落后于时代的,营销成本高,营销效率低。
3.”这家公司用的这种地推的营销方式和幼教机构在幼儿园门口堵学生家长,健身馆在街上发传单加微信的营销方式并没有区别,所有的营销费用其实都是要摊在产品成本上来的。
4.所以他们的产品并不便宜,几万到上十万一年的服务费用。
这种营销方式和互联网时代格格不入。
用我经常说的做社群做电商的词汇来说,
就是,
“流量成本高,转化率低,高成本转嫁到售价里,然后高售价又拉低了转化率”。
那么,
这家数据公司的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
我们先不说这家公司,
我们先说说行业内17年,18年上半年很火的一家亚马逊培训公司某课,
当时这家公司的营销模式和这家公司很像,
1.上百号电话营销人员找到目标用户名单,打电话。
2.然后邀约这些客户来听试听课程,
3.现场一定是逼格很高的深圳五星级宾馆宴会厅,然后现场做营销转化。
17年有几个月的时间,
这家培训机构的流水做到了每个月几百万的,
然后18年下半年,
这家公司就在亚马逊培训界销声匿迹了。
其实对比一下,
你就能看到,
他们和这家数据公司的模式完全一样。
那么,
为什么有这么多老板要去这么做?
我们再来看一下贯穿2018年整年的跨境电商企业在新三板退市,
原理其实也是一样的,
小卖家做跨境电商是按照下面图片的风格来做的,
量入为出,
合理举债,
利润再投资。
但是一些“杠杆型”卖家的打法就完全不一样,
他们作为卖家来说,
不是以卖货的利润为追求的,
追求的是上市,
或者退一步说,
他们做跨境电商卖家是有大笔的融资的,
只要可以一直不停的有投资人进来,
A轮投资人买天使轮投资人的股份,
套现离场,
B轮投资人买A轮投资人的股份,
套现离场,
大家都是靠转让股份来赚钱的。
那么操盘方的卖家要做得事情就是--如何迅速做大流水。
利润不是首要考虑的。
他们做跨境电商卖家最迫切的就是刷流水。
然后就出现了下面这种现象,
很多类目被这种卖家盯上之后,
小卖家无利可图,
只能离场。
就比如在wish平台,
很多1+1包邮的产品,
都是这类卖家在操盘。
这种操作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都是这么做的。
用投资人的钱去补贴市场,
占有市场规模之后上市套现。
投资人都是利用卖出股权给下一轮接盘的投资人套现来实现盈利的。
所以你能看到,
滴滴到现在还没有盈利,
每年巨亏。
河马鲜生也没有盈利,
当年的淘宝也是亏损了多年。
回过头来看这次*问数据的问题,
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行业的天花板太低,
也就是市场容量太小了。
不管是亚马逊培训还是亚马逊选品,
你可以做到一个月几百万的流水,
但是不可能做到永远几百万,
因为行业的需求只有这么多。
从事后*问数据员工爆料来看,
根本原因是,
营销费用太高,深圳公司营销人员开销太大,
公司运营费用太高,北京公司编程人员开销太大,
之前百度给了一笔几千万的钱,
后来不给了,
项目成本高,
不赚钱,
融资拿不到,
问题就出来了。
这事情和深圳大卖资金链断裂跑路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话题我觉得也很有趣,
如果你是该数据公司的老板,
如果时间返回2015年,
你怎么去打这把牌?
1.我的理想很远大,我就是要上Nasdaq的,我一定要加杠杆把公司盘子做大,不停引入投资人。
2.我选择安稳赚几年钱。其实所问的两款产品踩入市场的时间点都不错,消减运营成本,凭借这个团队和他们的产品,是可以赚几年时间的,但是赚得也不是很多,也许4年赚1000万,赚1500万?
我觉得,
在行业蓬勃向上的时候,
你是可以去加杠杆的,
但是如果行业进入调整期,增速不高,稳妥的打法也许更加合适,
截止今天发稿时,
知乎的帖子进行了修改,
事情有了向积极方向进展的一些信号,
我们也希望这家公司能够融到一笔救命钱,
把软件做下去,
不要辜负了信任他们的卖家。
全文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