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架就下架,亚马逊对这类商品毫不含糊

在大卖家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卖家到底卖什么产品。
往前再早几年的铺货模式,
从1688淘宝大批量采集产品和图片的方法其实进入到2016年下半年已经效果不大。
原因很简单,
信息太透明,
大家都从1688淘宝上采集数据,
所有的产品被大量卖家去跨境电商平台铺货。
然而平台为了买家体验有防垃圾算法,以及计算流量池饱和度。
所以结论就是,
每款产品,
都是只有最开始铺货的那批卖家才能撸到钱。
用下面这张图片你就能看明白,
更加直观一点,
如果这样的产品和图片大家都可以轻易的在1688下载,
然后搬砖到wish,ebay,亚马逊各个跨境电商平台,
再合理的运用ERP几十倍的加快“搬砖”速度,
这款产品在几个月内就被搬砖上万次,
最后的结果就是平台大量的同质化“搬砖”产品,
你觉得这种方式在2019这个时间点是否有效?
但是我们也知道,
如果是一款独家商品,
或者卖家数量很少,
平台的大数据算法短期就可以让产品爆款。
按照这个思路,
我们就要去做独家款。
但是,之前的独家款都是大卖的游戏,
小卖没有钱没有资源,
有趣的一个现象是,
就算你选品能力很强,当你找到一款好产品,
在1688上找卖家去咨询的时候,
你的满腔热情得到的却是卖家的爱理不理。
最近两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供应链端解决问题,
2018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深圳模式”不仅大幅削低利润,而且让卖家互相碾压。
如何让小卖家有独家款?
在我看来,
2019更好的模式应该是这样,
防止信息被滥用的“密闭”供货和社群化模式。
毕竟,
私域电商和柔性供应链在年底被无数次提及,
并且已经有一批美国卖家和国内先行的卖家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12月,
认识了一个绍兴的供应商,
关于产品聊了很多,
规划我们的产品,
主要是对于目前1688数据包分销模式,
作为多年供应链经验的卖家,
都觉得在这个时间点,需要做一些改变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果然会更好,
于是我就拿到了雨伞的样品。
如果你也喜欢这样去做跨境电商,
欢迎加入我们。
全文完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