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脸书失去竞争力?速卖通已转战网红流量池

今年看了奇葩说,顺手买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随手也就看完了也做了读书摘抄。
(我是挺喜欢用经济学的思想解释生活现象的方式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什么是边际,就是新增的新增。回到亚马逊,大家会不会觉得亚马逊推listing
的边际成本很高。也就是,新推一条listing,你需要重新刷单,重新开广告,重新测算库存等等。这个时候边际成本就没有降低。这里有的人会立马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僵尸listing捆绑,vine绿标,翻新listing这些所谓的黑科技,我会在最后聊一下我的想法。
我们换个思路想一下,第一年做亚马逊和第四年做亚马逊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你能不能形成系统化的思维。市调什么步骤,推新品什么步骤,测评什么步骤,补货什么步骤。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觉得我们知道,但是如果我们把框架写下来就不一样了:
1.你的思路会更加清晰。
2.方便优化步骤,甚至是其中一些步骤你可以找到多种替代方式,分摊风险。
3.方便形成时间流程图,进行流程控制。
4.方便新人交接。
...
还有一些,比如发生产品安全事故了怎么一个处理流程,被跟卖了怎么一个处理流程,被VC账号篡改listing怎么一个处理流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你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积累。
当你做亚马逊做得越久,你的框架就会越清晰;你公司运营得越久,你的框架也会更完善。这就是降低边际成本的好办法,你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参考之前的流程案例,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办法解决。人不怕犯错,但怕一错再错。
最后聊一下黑科技。我自己对这个东西是比较中立的看法,不反对也不推崇。黑科技确实可以在短时间里面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但是长时间来看还是对账号来说有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亚马逊这种秋后算账的平台。这个时候,我比较偏向于做黑科技的发现者而不是跟风者。我们都知道有一撮人可以发现亚马逊的某种“捷径”,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从亚马逊qq群,公众号之类的流传出来,然后一堆人跟着用,这个时候往往方法已经接近失效或者快进行惩罚的时候了。所以最好就是我们发现,成为领头者,而不是成为跟跑者。有的人会说,这好难啊,我们真的可以吗?-答案:可以的。你先形成自己的脑图,就可以优化自己的脑图,创新就是这么一步步优化来的。创新不难,很多基础扎实的运营都能创新出来,但是看似入门的要求(基础扎实)就已经排除掉了绝大部分人了。
赚钱没问题,别老是想赚快钱,扎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才不会扯到档。
另外,你如果对上面的亚马逊框架感兴趣,你可以说出这个框架的好处,同时留下你的微信号,我这几天忙完会加你们和你们聊聊。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