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家优势这么大,这块蛋糕居然不吃??
科创版简介
一、科创板出台的背景
中*办、上海市、上交所
二、目前进展
1、目前科创板的细则尚未出台,预计12月正式发布;监管层已经对头部券商进行了宣贯,并且请头部投行券商各自申报5家优质项目作为第一批发行的储备企业。
2、明年两会前(3月),会有第一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上市,推进速度会比预计快很多。
科创板企业标准
虽然科创板的细则尚未出台,但政策方向已经有所明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行业要求
倾向于硬科技,要求坚实的科技含量,例如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制药等;暂时排除商业模式创新、网络游戏、区块链、网络直播等行业。如果是取代进口的硬科技,更好。
(二)上市准设定了六种情况:
1、市值10亿元以上,连续两年盈利,两年累计扣非净利润5000万元;
2、市值10亿元以上,连续一年盈利,一年累计扣非净利润1亿元;
3、市值15亿元以上,收入2亿,三年研发投入占比10%;
4、市值20亿元以上,收入3亿,经营性现金流超过1亿元;
5、市值30亿元以上,收入3亿;
6、市值40亿元以上,产品空间大,知名机构投资者入股。
1、对于历史沿革的要求没那么严格了,强调充分披露;
2、VIE架构、红筹均可被接受,不需要调整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36个月不得减持。
申报
申报全部采用系统申报,全过程基本在网上申报、网上审核。
审核中会参考创业板,配财务专业和法律专业的审查人员。
注重信息披露,交易所不做实质性判断,借鉴香港的聆讯模式。对项目合规能力和信息披露要求较高。所有的审核都是问询制,原则上6个月审核完毕。只符合披露真实性。
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报备。交易所审核完毕,证监会给批文。
目前不存在“地方政府推荐科创板企业”,都是以券商的核查、风控为主要依据。市场上的科创板名单都是假的。试点都是优质企业加头部券商。市场化发行,需要考虑券商发行能力、定价能力。
保荐与发行
1、保荐券商必须在发行阶段作为基石投资者,以市价认购所保荐的项目。
(以自有资本金还是募集资金,细则尚未出台,大概率是券商自己出一部分,对外公开募集一部分,以科创板专项基金的形式)
2、目前领导要求券商投资后锁定3-5年(最终可能是3年)。
3、发行时不再存在23倍市盈率的约束。
4、简化募投项目的限制。发行时间在批文内由企业自主决定;
5、可以采用老股转让的模式。
6、引入市场化的投资机制,7类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询价;安排老股的发售机制,占新股比例60%以下,引入绿鞋机制;
上市后再融资,退市
1、个人投资者需要有50万元金融资产,6个月投资经验。引入做市商机制,考虑T+0交易。
2、交易制度在上交所主板交易制度基础上,增加科创板的制度。可能比A股更加灵活、开放。(上市首日:可T+0,无涨跌幅限制;上市次日:T+1,20%或50%涨跌幅限制,会参考熔断)。
项目开发策略
1、重点关注企业所属行业,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制药等,倾向于硬科技,对自主创新、进口替代有实质性作用。暂时剔除商业模式创新、网络游戏、区块链、网络直播等行业。
2、关注企业基本面,除了行业因素外,可以通过关注创始团队的背景和能力(如是否位列国家千人计划、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补贴专家等)、投资人的背景(如是否有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国家先进制造引导基金等参与投资)、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如果知识产权以实用新型等为主,则表明企业科研能力一般)。
3、不要炒作和迎合企业对参与科创板首批的预期。监管层对首批有明确的窗口指导,虽然规则上不要求盈利,但预计首批企业会是收入和营利性都漂亮的企业。所以营销时候要引导关注科创板首批以后的发行机会。
4、科创板不会成为下一个新三板,请企业家不用担心投资门槛过高、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科创板是场内交易,实际上新设立了一个上交所自己的创业板,流动性和估值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