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和酒精我都不要了,只要亚马逊!”,面对这样的千禧一代,卖家要如何办?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公司已经解雇了几名涉嫌帮助第三方卖家提供内部数据和不正当服务手段的员工。第三方卖家利用这些便利在竞争中击败别的对手和谋取福利。
其实早在9月份,亚马逊就开始调查内部员工泄露数据的时间,从那个时候,亚马逊就已经解雇了几个来自美国和印度的员工,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内外勾结的事情发生,然而情况愈演愈烈。
内部员工与不良卖家主要的交易行为
除了传统的“刷单”之外,内部员工还与不良卖家有多种不良交易:
据知情人士透露,与此同时,服务商正在出售他们一些真实亚马逊销售数据,帮助卖家建立优势,这些数据部分来自印度和中国的亚马逊内部员工,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为服务商提供内部数据库中搜索特定产品性能或热门关键词等数据。
知情人士表示,卖家还通过非正规途径购买VC账户,从而获得一般卖家不能得到的一些数据,用于恶性竞争。并且VC账号的一些特权让他们为所欲为,这卖家都是有所耳闻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服务商大约以15,000美元的价格出售VC账户,或以每月1500美元的价格出租。
此外,恶意卖家们还存在一些别的恶性手段:
刷单自不用讲,还有给竞争对手刷差评的,有将竞争对手产品标记为成人用品的,有用假商标和专利搞垮对手的····
而面对这样的恶性,亚马逊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亚马逊采取的措施
为此,亚马逊正在调查这些员工并且限制他们的权限,同时,亚马逊也不断在加强AI机器的学习能力,以期望用AI去替代人工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比如说刷单行为,亚马逊最近几周也删除了成千上万的可疑评论,限制卖家访问亚马逊的客户数据,并扼杀了一些带有欺骗性的,在搜索结果中表现更高的产品。
“如果不良行为者滥用我们的系统,我们会迅速采取行动,包括终止销售帐户,删除评论,扣留资金,采取法律行动以及与执法部门合作,”亚马逊发言人表示。
最近几个月,一些产品listing在一天内丢失了数千条评论,这些可能是刷上去的,也可能是几年内积累的。而被误删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这些买家账号,亚马逊监测到某些留评买家的账号与第三方卖家有外部联系。
据电子商务数据公司Marketplace Pulse称,估计有300万商家在亚马逊上销售产品。根据Adobe Analytics的数据,今年美国购物者有望在线消费1241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5%。据分析师估计,大约一半的消费都发生在亚马逊上。
在如此庞大的卖家群体和消费者群体面前,亚马逊自然是如履薄冰,对于员工,有违规行为的卖家甚至是买家,都是不手软的,所以各位卖家还是要警醒,不要一直试图试探亚马逊的底线。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