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AT局势严峻,该何去何从?
艺多不压身,见识了太多运营推广的"套路",今天和老铁们分享一些关于选品中那些有的没的略带些个人色彩的事。
相较于运营的精细化和到达某个所谓成熟阶段的模式化,在做产品开发上反而会有更多思想上的碰撞,毕竟那“虚无缥缈”的产品感在不同的人和其所处的环境里面总会表现出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从凭借感觉选择产品到个人多维度的选择产品的过程称为“涅槃”。今天就讲一点在这漫长的“涅槃”过程中的产物。
很多老铁说到选品第一反应就是怎样的产品是可做的,个人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的疑问,但不是选品的第一步,进而个人思考的在哪里去找到各类产品让我们有选择的可能性才是第一步应该去解决的事情,个人较为推崇Amazon站内数据:https://www.amazon.com/gp/bestsellers
因为今天分享的出发点是源于这,所以其他诸如展会、辅助工具等方式暂不作赘述。
钟情于“他”的原因有二
1.选择多
如此庞大的产品库,提供了太多的选择,即我们具有选择的权利和目标;
2.指向性强
因为客户群体的不同,购买习惯便有了区别,他给我们展现了各式的热销产品,贯穿了整年的时间段,没有比这更直接的数据和产品表达了,至于那些各式免费付费工具、展览直销选择等方式相较于此,只有三个字表达:差太远
有了选择,便是考虑如何抉择,这是生死攸关的一步,缘起缘灭都在这里开始。
那流传甚久的“产品失败,运营选品谁背锅”的讨论,个人还是得表达一下,为运营正名,当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性等因素已经既定存在,产品失败,产品开发应当担负绝大部分责任。
毕竟,运营作为产品的推手,产品本身的需求上限制着他们且不可打破,so,产品开发得背负起“责任”二字,对产品,对运营。
一般对于产品的准入分析,老铁们最为关注的是其销量的表现,而获取此参数的途径大多是通过第三方辅助软件来完成的,再配以其他准入标准,诸如review数,在售单品数量,卖家分布情况、售卖方式等。
但这里的第一步容易发生偏差,即销量准确性的表达,无论付费还是免费的软件,价格高或低,对于产品的销量预估总是存在误差,且误差不算小,再带有时效性滞后、数据繁杂等因素,会对产品开发产生一些误导,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在这里,个人推荐另外一种方式来佐证,仅供参考,即:Rank。
工具软件的销量预估多少存在偏差,但是产品Rank反映的销量是较为准确的,怎样的类目排名对应怎样的日均销量一目了然,即便不确定具体值有个具象范围值也是ok的,对于此老铁也可通过目前各自自营的产品去对应产品的类目Rank和后台销量做比对,这是规避工具插件所表现的偏差数据的一种另类方法。
然后,如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选品呢?
在站内数据中,有很多的类目可供给老铁选择,在Best Sellers选择你有兴趣或者想尝试的类目,点开一级类目:
观察或统计TOP100中不同产品出现的次数次数越高,代表着市场容量和需求越大,毕竟,衡量产品需求大小的唯一准确标准即销量。
这里也并非所浏览的所有产品都去观察统计,怎样的产品具有一定执行难度,例如各式认证,物流受限等因素的可以结合你自身的情况第一时间排除。因为一级类目产品圈过于庞大,所以某一类产品出现的次数频率不会很高,例如产品出现的次数达到三五次的这样所谓的低频次数即可进入你的目标范围,因为这是在进行别样的海选,不要操之过急。
统计高频产品不同单品的Rank数据统计高频产品不同单品的Rank数据,你会得到类似的图形数据;(产品是否存在垄断现象,投入是否有机会去蚕食一定的产品市场份额?)
【图一】
【图二】
图示的两种产品的业态,哪一个更为可取呢,你是否一眼看出哪一种产品的竞争性更大,市场需求更大,是否存在市场的垄断性呢?是某一单品rank上限极高折射的产品需求大,还是多个单品具有较高排名但又没有极高排名的情形折射的产品需求大呢?欢迎老铁思考讨论。
如果老铁疑问说无法通过产品的Rank去折射准确的实际销量,那么没关系,只关注排名数据亦可,即如下图所示。
只是要和销量反向看待,当对于类目足够熟悉,也可以不用具体销量来具象化。在对于产品rank的调研中,也会为自己了解相应类目提供良好的数据佐证,同时一级类目排名1W,不同类目的不同单品的出单量可以折射一定的类目热度,作为运营对于产品排名的监测是每日的日常工作,通过排名和实际销量对比,会提炼出一些意外的东西哦。
【图三】
通过上述的方式对于产品市场需求和市场垄断显然了解得更为形象。如果老铁质疑说这样的选择是否选择的全部为红海产品,对,没错,因为在选择产品的类目范围是,选择的是一级类目,产品圈过于庞大,这样的方式也较为适合不怕竞争、资金雄厚的大卖家,
但如果老铁把类目范围缩小呢?到二级,三级乃至最小类目呢,目标产品的竞争性变小,但越发符合你自身的开发实力和理想销量要求,这样的产品能否入的了你的法眼呢?
当然,此类方法不适用于全部类目,对于3c、服装等类目,因为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波动较大,在这样的一级类目参照此方法攫取产品会出现不小的偏差,但是对于老铁们去寻找掌握一类产品,而非单纯的去寻找到一款两款产品是有裨益的。
这样的方式老铁不会遇到每年都会有的爆款,但是多少有更大的机会让你在一两个小类目中去深耕细作,自己自足。
这里或许只是赘述了选择产品的第一步的略带个人色彩的某种方法和某个维度,对于产品准入的其他要素,后面希望也能给老铁们带来一些思路。
不要执着于数据的准确与否,不要感叹数据的繁杂与否,产品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有时候想吐,有时候也会发现身边的景色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