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达沃斯和eWTP宣布了一项合作机制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产业出现四次较为明显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是由日本主导的,日本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产业输出国,而亚洲“四小龙”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美国、亚洲“四小龙”转移到了中国大陆,最早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非常多的外资企业。
第五次产业转移
我们今天,正面临第五次产业转移,中国大陆的很多制造业正逐步往东南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转移。回顾产业输出的国家,无一例外成为了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输出国留下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品牌。就像今天在全球任何地方,我们关心的是我们买到的是不是美国品牌的苹果手机,但不会在乎它是不是在美国生产的。
相比于前四次产业专业,第五次产业转移是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以数字经济为表现形式,以跨境电商作为最重要手段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国品牌如何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品牌出海,拓展全球市场,变得非常有价值。
跨境电商品牌出海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亚马逊全球开店卖家峰会上,发布了“下一代贸易链”整合解决方案,该方案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企业价值提升计划”,便着重提到“对于品牌商,全球开店将提供优化品牌管理工具与解决方案,以轻量化投入助力其在海外市场打造、推广并保护品牌”。
目前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上,中国品牌分为两种,一种是像Aukeys、bluedio这种原生跨境电商品牌,另一种是像科沃斯这样的国内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出海的。目前,前者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较强,但后者在未来三五年将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中流砥柱。
从市场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品牌正在尝试:国内领先互联网时尚品牌韩都衣舍已经入驻了中东跨境电商平台JollyChic ;网红张大奕带着她的国内淘品牌,入驻到了跨境出口电商平台Shopee台湾站和马来西亚站;小狗电器从2014年开始进驻速卖通。
以往中国品牌要出海都是像联想、海尔、TCL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唱主角,而依托跨境电商,很多中小企业有了低成本的出海通路,未来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小企业的品牌将会成为重要的构成。
品牌出海新服务形态
在国内品牌出海的过程中,或将催生出一个新的服务形态——即原本做铺货模式的贸易型卖家将会作为国内品牌出海的运营方。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从品牌方的角度来看,它们最擅长的是后端供应链管理和前端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但对于海外消费的需求,海外电商渠道的运营管理并不擅长。
从卖家的角度来看,它们擅长的是如何运营产品,让产品快速的销售出去,但对于品牌的塑造和产品的设计和研究并不擅长。
对于品牌方来说,前期通过与经验的卖家来合作,一方面可以降低投入,实现低成本试错;另一方面在与卖家的合作过程中可以逐步摸索学习,为自建跨境电商运营打下基础。
而对于卖家来说,相当于从“卖货”变成“卖服务”,让内部运营能力对外开放,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同时通过与品牌方共担备货成本,降低资金压力,实现部分轻资产运营。
新服务形态风险防范
第一,产品一定要做好本地化
很多国内品牌方受国内的消费者需求所影响,想当然的认为海外消费的需求的也是一样,在国内做得越好的品牌这种想法越是强烈;
第二,卖家必须转变铺货的运营思维
运营一个国内品牌和做低买高卖的铺货模式在运营方式上存在不少差异,最好在内部独立出团队专门负责国内品牌出海业务,避免受制于内部原有的体制;
第三,最好不要做独立站
很多国内品牌觉得自己的品牌非常高大上,入驻平台会显得很没有调性,想通过独立站(PC端或移动端)形式建立跨境电商渠道,建议不要去建独立站。目前整个跨境电商超过90%的流量都在主流平台上,借着平台的流量是有机会打造品牌的,新建一个独立站的成本太高,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目前不太合适。
品牌出海路漫漫,希望借助跨境电商,中国优秀的品牌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品牌同台争艳,让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品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