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通联盟爆品计划正式上线,内含爆品推广佣金、设置方法详解
导言
随着大量卖家涌入市场,跨境电商的流量红利时代开始接近尾声,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2013年时,做得早的那批人,简直就是在捡钱。一个电子配件产品,几元钱人民币的成本,在亚马逊上可以卖到20美金。这利润空间都很难用毛利率数字描述了。”混迹于深圳华强北的林瑞很怀念那段时光。
那时候钱太好赚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对欧美消费者的杀伤力太大,刚上架的新产品轻而易举就能带来可观的转化率。人民币的成本,按美元卖,那时候开亚马逊是秘密,卖得品类更是秘密,闷声赚大钱。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据美鸥网得到的数据,相较于去年,今年入驻的商家数量虽然与去年不相上下,而销售额却相距甚远。就以服饰类目为例,去年年初到九月底累计销售额达到一百万美元以上的新卖家就有十几家,而今年入驻的新卖家截至九月底的累计销售额达到二十万美元以上的却只有65家,四十万美元以上的也只有十几家不到,达到一百万美元以上的新卖家更是只有一家。换句话来说,如果按一年入驻十万新卖家来算,那么只有不到万分之二的卖家能够成功地迅速做大,相信这个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相比应该也是不相上下的。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亚马逊流量红利时代已经结束,而卖家间也逐渐从经验和知识的竞争转变为资金及资源的竞争。当然,这种转变并不代表着行业的结束,新小卖家想要出人头地,迅速逆袭成大卖也并非是毫无希望,只是较以前而言,这种概率已经越来越小。
两极分化背后的始作俑者
就平台方面而言,市场还是以前的市场,而亚马逊却不再是以前的亚马逊了。早期的亚马逊成就了无数的草根卖家,无数个人卖家凭借这个平台一举成名,名利双收。然而近几年开始,亚马逊开始集中欢迎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卖家入驻,尤其是自亚马逊推进了制造+项目后,大量由工厂转型的卖家涌入市场,市场流量也更加偏向成熟稳定的老卖家。在这些实力卖家的强势挤压下,小卖家更是寸步难行。
其次从品类方面来说,市场这块蛋糕即使再大,在历经了数年的抢夺后,也已经被瓜分得所剩无几。曾经刀刀见血的红海市场已经无利可图,而进军蓝海市场虽然竞争小、利润丰厚,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供应链和产品开发资源的支撑。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过去的三年里,个别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品牌效应经过长时间累积,早已达到新卖家无法企及的高度。还有许多小卖家还在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际就已经有无数大卖盯上,将其一枪爆头,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三重夹击下,小卖家该如何夹缝中求生存
跑马圈地的时代即将结束,小卖家突围越来越难,前有恶狼后有猛虎,以前那种粗放铺货模式被具有研发能力精品化路线的卖家打得落花流水,以前那种细水长流的慢营销模式被疯狂刷单、广告、站外推广的土豪烧钱模式压得无出头之日。
小卖家一方面可以趁着阶级固化这个势头刚露端倪,迅速向蓝海转移,抢占市场;另一方面,还需尽可能多得做一些资源整合。要知道,如今的亚马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铺货就能卖出去的年代了。大卖家的迅速扩张正在不断地挤占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小卖家想要出人头地只能瞄准时机,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