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群第2话】初创公司,亚马逊站外推广应该怎样考核?
8月26日,一则有关“深圳某跨境电商上市公司被堵门声讨”的新闻霸屏了朋友圈。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事情出现了反转,原本站队明朗的各路人马也秒变吃瓜群众,一时难以分清事情的原委。
之后,在该公众号文收获近3W阅读,79个点赞以及227留言后,于下午3点13分删除。
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或许只有当事双方说得清,但深究此番闹剧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无非是因为它击中了多数中小卖家,特别是亚马逊中小卖家内心最为薄弱的那一根弦。
根据亚马逊第二季度的报告,来自于零售产品的净营收为237.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3.78亿美元增长17%;来自于零售第三方卖家服务的净营收为69.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0.83亿美元增长38%。
不仅如此,在第一季度亚马逊全球站点上,来自第三方卖家的销量已经达到亚马逊全球站点总销量的50%。
除此之外,根据外媒5月的统计,今年已有近50万的卖家入驻了亚马逊第三方平台,其中多数集中美国站。
而根据早前数据显示,2016年有近70万入驻亚马逊,2015年比2012年亚马逊开始在大陆正式招商的时候相比,增加了13倍。
可见,亚马逊“全球开店”这一货通海外的渠道,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必选。也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卖家将重心放在亚马逊平台上,因此该平台本身政策的调整,或者其他外部因素所带来的一丝影响,都会绷紧卖家的神经。
业内人士表示,亚马逊能带来丰厚利润这点不假,但对于中小卖家来说,他们想要业绩有所起色,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养号是需要付出很大成本的,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或许才有一线生机,特别是在亚马逊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工厂这一群体当中。
回到闹剧本身,传言是大公司依靠财力和人力,通过“阴招”打压中小卖家,无外乎是通过刷差评等手段,“黑”了对方账号。
虽然后来网上流传的“道歉信”截图,以及涉事公司内部群的聊天记录,以及邮件等表明双方争执是因为“专利”的问题,但雨果网与多位业内大卖,及行业人士沟通后了解到,这样的同行互黑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这是网络流传的对于利润追逐的疯狂体现,同样的,在跨境电商行业里也衍生了这样的情况,部分不良的卖家群体为追踪利益而不择手段。
某亚马逊卖家就曾向雨果网爆料,其是入行不久的中小卖家,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已小有起色,在主营的几个listing当中,有一个稳定出单且利润可观。然而,近段时间却接连遭到差评,且是1星差评的。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差评都是来自中国人名下的订单,而且关联性特别的强,顺藤摸瓜发现第三方刷评服务被雇佣所为。当然更有甚者解读,是第三方卖家施技用其中一方,或者是两方的名义进行互相攻击,从而坐收渔人之利。有卖家爆料称,帮刷差评的价码已经开到了一次10美金。
除了同行差评之外,恶意的跟卖,海外消费者勒索式差评,流氓律师的“钓鱼执法”,以及逐渐规范的VAT以及美国301等税费政策和国家法规的相继出台都让本是身处水深火热的卖家更是命悬一线。
当然,上述情况并非仅仅存在于亚马逊平台,包括速卖通、eBay和Wish等平台的卖家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类似的情况。
随着大卖家掌握越来越多的资源,无论是供应链端的,还是在技术、本次事件围绕的“专利”知识产权,还是硬件上的海外仓等,都足以看出中小卖家的处境堪忧。
那么,是否中小卖家就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而大卖家就能“一手遮天”呢?
跨境二米Show创始人程桂良(米哥)对此表示否定,他说,中小卖家未必就会被全部淘汰出局。“因为当大卖家和品牌卖家成为大贸易商和品牌商后,也是需要大量分销商的,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中小卖家而言,给这些大卖家或者品牌商做分销仍可以从这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利益。与此同时,稍有实力的中小卖家也可以选择与工厂进行合作,获得更强的供应链以及资金能力,还是有很强大的成长区间。”
不过他也补充道,今后大小卖家的两极分化将愈加明显。
这一点从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大卖家在公开场合露面可以隐约察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卖家的规模逐渐庞大,并已经跳出单纯的跨境B2C电商圈子,开始去尝试做一些跨界的资本合作。
当然,除了来自大卖家的影响外,平台本身的政策调整也会淘汰掉部分中小卖家。从近年来速卖通的品牌封闭管理、亚马逊的账号审核愈加严苛等都可以感受到来自这个行业对中小卖家“满满的恶意”。
不过,中小卖家也不一定总是处于任人宰割或者像提线木偶的尴尬状态。雨果投资管理合伙人罗信表示,跨境电商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已经从简单的个体逐步衍化为体系与体系的竞争,从过去“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演变成“群鱼吃慢鱼,群鱼吃大鱼”。
在跨境电商资本化运作和行业洗牌窗口期,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感受到这种不断刷新的社会态势下的危机感,抱团发展乃大势所趋。
最后,引用今天朋友圈一位卖家的言论作为总结:高性价比产品是跨境电商的入门门槛;好的运营能力是进入16强、8强的通行证;知识产权才是总决赛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