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加拿大IC认证的流程和周期

年末牛鬼蛇神齐出动,同行恶搞手段多。幕后黑手捞钱过大年,良心卖家愁眉紧锁。
先有小卖家Listing被恶意添加敏感词而变狗
后有头部大卖安克遭恶搞,产品主图被恶意篡改
卖家感叹:做亚马逊真难,这防那也防···
这几天,卖家论坛又出新帖“2021到底有多少人深受商标抢注的影响?你的商标被抢注了吗?”引起卖家热议。
该卖家表示,某个香港公司,一共申请近50个美国商标,在美国站上随便查询了商标名字,发现都是销量很高的品牌,该卖家疑问这是大卖?还是职业商标抢注碰瓷?
评论区内有网友理智表示:商标注册已经是趋势所致,恶意注册那真是恶心至极,反之自己也要思索为什么没有与时俱进,现在的亚马逊已经没有便宜可捡,只能自己做的更好,产品更好,对账号、对产品保护得更好,才是硬道理。
确实,最近在各大论坛上看见不少商标恶意抢注的帖子,在品牌出海、商标注册、提高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卖家们辛苦得来的商标,还是被某些恶意抢注者搞出了新花样,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2021那些被抢注的商标吧。
21年12月,亚速也报道过相似内容国外商标国内抢注,感兴趣的卖家朋友可以移步前文进行观看噢。
所以鉴于发生此类恶意抢注事件较为频繁,今天还是拿出来说说。
看来很多卖家都比较专注,先专注于一个国家站点,想着做大做强,趋向稳定再向另一个国家发展,殊不知,商标具有地域性,在哪国注册就在哪国保护。自己的品牌在美国站发展起来后,就被某些恶意抢注者看上,先一步在注册好其他国家商标,并且商标抢注是不违法的,这就给了恶意抢注者可乘之机。
更有甚者,就等着卖家沟通联系,伺机勒索,狮子大开口,一个TM标要价7.5W,如果不给钱就恶搞、投诉,最后店铺都保不住。
因此,卖家在注册商标时,最好加强商标意识,建立商标双重保护思想。
恶意抢注其他品类商标,反过来投诉原商标持有者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这方面我们之前也有说过,就是利用亚马逊品牌备案的漏洞,进行抢品牌事件。
事件发生后,有多位卖家在申诉路上吐槽亚马逊的“不作为”。亚马逊的变态机制,只要投诉就会受理,不管下证与否、同站点与否、同类目与否,只要被投诉,就是要提供资料证明商标是你的。
有卖家在经历九十多个恶意侵权投诉之后得出经验,通过后台账户联系专员的按钮进行解决。该卖家表示,该按钮能够直接联系绩效团队,权限还算可以不是那种特别小权限的客服,能够给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也能直接联系绩效团队,成功通过了几个申诉。
亚马逊对侵权0容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所以大家还是尽快注册自己商品所要涉及的类目,以及想要销售的类目商标,以免被他人抢先注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除了商标外,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将目光放在域名和邮箱上,虽然域名抢注效果不如商标,但是抢注成本低,且这类抢注大部分与已注册品牌、商标相挂钩,还是可能给原本持有者带来巨大的权益损失。
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域名、邮箱也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在品牌宣传和推广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被抢注,一方面耗费原本持有者精力和财力,一方面对品牌宣传推广大打折扣,所以形式不容乐观,希望大家提前防患,注册好了商标也及时注册域名、邮箱等品牌相关资产。
防患未然
树立长远目光,全类目、全站点、域名注册,全面布局品牌知识产权建设。
时刻监测
加强商标监测工作,监测域名是否被他人恶意利用,发现不当及时提出异议,将恶意抢注、利用扼杀在摇篮。
与时俱进
加强商标保护意识,多重保护商标,关注商标当地公告,关注知识产权热点话题,做好商标布局工作。
“市场未动,商标先行”,想要商标助力品牌发展长久化和稳定化,一定要未雨绸缪大过亡羊补牢,希望各位卖家朋友在接下来的出海日子里,商标也能一路稳定顺利。若您在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疑问,可以添加下列微信咨询亚速噢~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