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人必须要了解的流量高级思维 -P.O.E模型
我发现做独立站的卖家经常犯一个错误,用2B的思维做2C。
之前在分析和诊断很多独立站中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多见。不少客户都是B出身,有自己的工厂或是供应链,大家建站的时候可能就是简单将阿里巴巴上的素材和产品搬到自己的2C独立站上来,然后认为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独立站,交给运营来推广。
我见过一个比较极端的真实例子。一个做皮包的卖家在独立站上又卖皮包又卖真皮皮革。从2B的角度来看好像也没问题,一个企业的独立站上面将自己产品线都展示出来,不都是自己现有业务么。
也有些卖家隐约觉得这样好像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哪里出的问题。
不久前,我的同事让我给一个客户诊断他们的独立站时再次发现这个问题,我就拿这个站来讲解吧。
这个站第一眼看上去有一些细节问题比较明显。比如图片风格没有形成一致:主图产品拍摄角度不一致;主图上没有用基准线将产品和图片的比例做成一致;或是某些产品主图包含其他信息,显得较为突兀。
图片风格不一致很影响第一印象。
这都不是重点。
主要是这个站的定位让人很迷惑。这是一个2C的站,企业将所有经营的产品都放到一个站上。这上面不同产品对应的客户人群完全不同。
有户外或是工坊使用场景的LED手电筒
也有家居类的台灯
也有给家装公司等B端客户提供的灯具
凑到一个站很难协调。
其实,独立站如同线下的专卖店,店铺本身的装修和装饰风格就传递自身定位的价值信息,这个价值信息应当同产品一致,流量端匹配合适的人群才能形成有效的转化。
以上面这个企业的站为例。
- 如果是家居类的产品,可能选择的是简约唯美的风格
- 如果是户外产品,可能是选择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风格图文素材来装饰店铺
- 如果是定位于服务这些电工或是家装或是建筑公司B的群体又不一样,整体上需要传递专业严谨的企业站的形象。
把B和C的业务,或是不同产品线混杂在一个独立站里面会造成风格的冲突。这不同人群混在一起,谁的生意都想做。结果就是整站对应的风格不好匹配,到底是要符合谁的审美呢?
很难想象LV驴包专卖店里面卖包的同时,也在店铺里叫卖上好的皮革。
一般来说,确定整个站的风格有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分析这个NICHE利基市场中头牌站,参考它们已经验证过的风格。但是,如果我们想在一个站里覆盖B和C的业务,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业务,这样连参考的对象都很难选择。
不仅仅是店铺风格上难以协调。社媒等账号上又要选择什么风格,对应的哪个人群呢?
也会造成广告账号和店铺数据的混乱。店铺到访人群各种各样,人群又有不同诉求,整站的访客画像也无法具象化。如果要做再营销也只能做某个广告或是某个产品落地页的访客行为再营销。
当然,FB测爆品模式中通常的做法,用杂货铺来测试不同人群和不同产品广告的表现也是多见的方式。毕竟,爆品生命周期短,也不关注复购客户的沉淀。更多关注的仅仅是单个落地页,而不是整站的风格。
但是,如果是做一个2C的独立站专卖店,如果要打算长期深耕这个垂直类目,或是要做品牌,还是需要认真规划产品线和整个站的风格基调,基于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和审美来保持整体的一致。
至少让你的消费者觉得你是一个正经的卖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