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mazon大动作排行榜

做亚马逊的同学,哪有不为Review发愁的?Review留的好,销量没烦恼。因此如何能增加Review的量,是各位运营共同的苦恼。大部分的同学在初期可能都会选择刷Review,这种操作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这一期,小连邀请了资深跨境电商卖家-老魏来为大家打开安全获取review的新思路:
对于经常会被卖家问到类似“有没有刷Review的资源”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永远都是NO。
刷Review也好,所谓的测评也罢,只要是人为操纵得到的,都存在被系统识别的风险,想要运营稳步前进,只有合规化操作,路才会越走越顺。
但是不刷Review不代表可以不重视Review。
对于一个踏实运营的卖家,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安全的获取真实有效的Review:
一、早期评论人计划
新品上架之后,在Listing少于5个Review时,我们可以开启早期评论人计划,60美金的成本,系统会自动向已购买的客户发出邀请,少则可以收到两三个Review,甚至还有同学表示,收到了6个以上的早期评论人的Review。成本不高,又是平台规则内的行为,这确实值得我们采用的。
但有卖家表示,我的产品单价低于15美金,不符合参加标准,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先把单价提到高于15美金,Listing符合了参加的标准,报名参加,然后,再降价到自己正常的售价即可。这和报秒杀不同,亚马逊并不会因为你的先提价再降价而取消你已经报上的早期评论人计划。
二、Vine计划
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权重更高的绿标评论。在亚马逊最新改版中,对于做了品牌备案的卖家,已经具备了报Vine计划的资格,对于这部分的卖家,就可以定向的参加此计划,为产品获取正常销售之外的绿标评论了。
但对暂时不符合Vine计划标准的卖家来说,我建议还是不要花钱去找中介为你上绿标,因为这种利用VC账号上绿标的服务终究会给你的Listing以及账号留下阴影和污点,虽然之前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因为绿标导致的账号受限,但不要忘了,亚马逊是一个特别喜欢秋后算账的公司,“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万一亚马逊再来一次清算,肠子悔青了不也没用?!
三、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聚粉,通过粉丝来获评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聚粉,不是找测//评。我说的聚粉是指根据自己的产品属性,找到对应的受众群体,培养自己的粉丝。培养粉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且能够形成长期积淀的方法。
主动去寻找和自己产品相关的用户群组,积极和他们互动点赞,有针对性地去做出自己的评论,让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关心和温度,感受到了你的人情味,对方才容易记得你,才有机会建立连接,那之后想要一个结果转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本期【小连问答】到这就结束啦,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运营新思路~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