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假货在东南亚越来越畅销?
一个 Kanken(瑞典北极狐,知名品牌)包在街上出现,灰色的包身和灰色的带子沐浴在阳光下,只是缺少一个小细节——LOGO。
在这个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磨损线条设计。
“尽管它是假的,但我认为第一眼看上去还不错,”23 岁的包主人 Khong Yan Yi 说。
“而且它还能用,所以我不会着急买一个新的。”
这位 Lee Kong Chian 医学院的本科生在告诉别人她的包是假货时感到很自豪,因为那意味着这是一件值得购买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她并不“孤单”,随着实体店/网上的假冒品牌商品不断增多,更多的人正在接触到这些(假货)。
想象一下普吉岛和泰国的街道:他们的市场两旁摆满了一排排的商品,从配饰到包包再到服装。这是大多数人购买廉价假冒产品的地方。现在,在新加坡,由于 Shopee、淘宝和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我们的智能手机上也有了类似市场。
大量的销售也激发了我们的购物欲望。过去的销售受到公众假期和双数日期的影响,比如著名的双十一,即“光棍节”销售。然而,促销节变得越来越多以至于看起来很荒谬——现在任何日期都可以被打造成促销节。
这样的销售活动越多,我就越倾向于基于省钱的想法去购买商品(而实际上,一开始就不买是最好的方法)。
同样,这四位年轻人分享了他们积极购买假货的经历及其背后的原因。
21 岁的 Tina Aw 是南洋理工大学传播系的本科生,她选择省钱,而不是在某件商品上不必要地挥霍。
她说:“既然我只需 20 新元就能在 Shopee 上买到几乎类似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花 80 多新元买一个Hydro Flask?或者,既然 50 新元的仿制品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为什么还要花费 180 新元买一只 Kanken 包?”
不过,她会与某些可能造成伤害的商品划清界限,例如护肤品和科技产品。
“我不想为了省钱而让皮肤变得比以前更差,”Tina 说,她担心其中含有化学物质和缺乏严格的检验。
“我也不会买假的 AirPods,因为我担心它们会爆炸。”
最初,Tina 因为害怕来自同龄人异样的眼光而迟迟不愿购买假货。特别是 2022 年初 Single Inferno 的明星宋智雅引发的假货争议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她的同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现在,他们经常交流有关最优惠和优质商品的信息。
对 21 岁的 Elysia Ho 来说,购买假货起源于好奇心,因为她慢慢发现在课堂上和大厅走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Crocs(洞洞鞋)。
她惊讶于大多数产品实际上都是假的——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辨别真伪,而她的大多数同龄人,包括她自己,基本上都是如此。这促使她这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本科生在网上购买了她的第一双假的洞洞鞋。
她买这双鞋的价格是正品洞洞鞋的三分之一,她几乎到哪儿都穿。令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双假洞洞鞋同样舒适。
长时间的频繁穿着,让她的鞋子在一年后开始磨损。所以,Elysia 又以三分之一的价格买了一双。最终,她买两双假鞋比买一双正牌鞋省下了更多的钱。
与假 Crocs 一样受欢迎的是假 Jibbitz(鞋饰)——可以通过通风孔夹在 Crocs 上的饰品。
“我认识的每个穿 Crocs 的人肯定都会买假的 Jibbitz,所以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Elysia 说。“对我来说,它们也只是配饰,而不是必需品。”
在比较假鸡翅、功能大灯甚至更小的洞洞鞋等越来越有趣的设计时,这些也成为同龄人之间的话题。
一包五个 Jibbitz 的正品价格可能超过 10 新元,而一个假 Jibbitz 的价格不超过几新分(1 新元=100 新分)。再加上多样的设计,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这些配饰的个性化来表达自我,因为当它们提供相同的功能时,它们的真实性可能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归根结底,对假冒商品的需求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学生有限的预算使得购买高质量的仿制品与正品相比,在财务上似乎是一个更明智的决定——尤其是在质量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此外,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关心他们在公众面前的表现,他们可能会产生与某些品牌建立联系的冲动,尽管这些品牌是假的。社交媒体趋势也加剧了这种情况,产生了一种与同龄人保持同步的社会压力感。
虽然她乐于寻找更划算的交易,但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Tina 对购买假货感到难过。她表示毕业后她会停止购买它们,并用自己的薪水购买正品。
“我承认,当你找到质量好的仿制品时真的很满足,因为感觉就像你达成了一笔好交易,”Tina 补充道。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我应该成为一个更有道德的消费者,支持创作者的原创作品和品牌。” 虽说这样大的公司不会因为她的不消费而受到影响,但她仍然为自己购买假货而感到内疚。
另一位大学生庆祝拥有了她梦寐以求的 Longchamp 包,称赞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由于手头拮据,她无法证明花几百美元买真货是合理的,但看到朋友拿着 40 新元的假货,她最终鼓起勇气买了属于自己的。
尽管她为自己拥有一个在坚固性、配色和细节上都可与正品媲美的仿制品而自豪,但她在公开拥有一个假的豪华包时仍然感到尴尬,担心自己会受到评判,这也是她选择匿名报道的原因。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Yan Yi 并没有因为使用假货而感到羞耻。虽然她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购买的假货会越来越少,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停止。
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不同事物,因此会以不同的金额进行消费。随着开支增多,预算变得更加紧张,并且必须做出妥协,包括使用假冒产品代替真品。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很吝啬,但对我来说,事实并非如此,”她说。“关键是把花在它值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