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by step,完成产品的“完美着陆”
-首席顧問-
需要阅读时间5分钟 全文1330字
文章作者:Hope 责任编辑:Hope
任何一个公司,其实最终与消费者打交道的,都是一个“产品”,当然,它既可能是类似收纳这样的个人用户产品,也可能是大楼能源系统这样的设备,也可能是面向个人的服务功能,亦可能是所谓商家对商家的服务。成败,归根到底,都是系于“产品”。而一个产品从研发到销售,要实现“完美着陆”,需要分四个层次去思考。把不同的问题放到四个层面上去讨论,而不是相互交错,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毫无交集地“对立”思考。
超宏观层面
在超宏观层面的思考,可能是产业思考,可能是对产业范式转换的思考。以个人信息消费为例,曾经面临的范式转换由从印刷到电子,从被推送(PUSH)到主动拉动(PULL),信息筛选机制的智能化,以及信息获取的时空转换等等。
也可能是对产品本质的讨论。比如一个产品能否“直指人心”,直接切中用户需求。比如关于产品的品位的探讨,有些产品是不是事关功能而不是事关品位。
又或者是产品的架构思考。比如,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可在“人(people)-物(item)-互动(interaction)”架构讨论,需要从这个超宏观的层面明确是关注人,关注物,还是关注互动。
亦有可能是对产品趋势的思考。各类产品背后的软件或代码,变得越来越重要,几乎每一家公司都需要软件工程师与软件产品经理。或者是现在各类产品的设计趋势是,简化用户端,将大量复杂的东西包装起来,或者放在服务器端。
产品宏观层
这个层面的思考相对实用,涉及产品本身的规划:
1、首先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帮用户解决的问题(定位),以及解决方式(核心功能)。
2、其次是用户体验的思考。这经常被认为是“魔鬼的细节”,对细节的重视符合近些年来的新兴需求,除了核心功能之外,用户愈加重视体验,重视品位。
3、第三则是从品牌建设角度对产品的思考。品牌极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用户的感受,从产品规划阶段,就必须纳入品牌建设的问题,包括品牌的特征,公司内品牌线的规划,品牌推广的方式。目前市场上较受欣赏的产品,往往专注核心功能,体验感优秀,品牌能形成“品牌崇拜”效果。
产品设计层
到了这一环节,需要思考的是具体的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过程。
可能是产品的业务逻辑设计,可能是技术的准备,可能是产品的研发过程,可能是供应商的寻求,可能是试制过程等等。在互联网开发中,除了超大型项目,比较快速有效地是所谓敏捷开发,也就是把“设计-开发-测试”变成由核心小团队来完成,减少项目沟通成本。
这一层面需要考虑的所有问题,和产品本身都是密切相关的,需要对行业、产品本身有无数的隐性知识/缄默知识。能够“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很关键。
产品运营层
进入到产品运营层,我们需要用另外的逻辑去思索。
首先是和产品逻辑相关的。可能是做市场测试,如何有节奏地运营,如何迭代式改进,如何设计销售环节(把产品和用户的链接起来),如何设计用户服务环节。对于针对人群的运营,比如会员俱乐部,也可能包括不少关于人群运营的策略手段......
然后是占主导地位的商务逻辑,核心的是如何获利。有时也包括如何与竞争对手竞争,或是更为重要的——如何与自己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