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怂了?与德国达成新协议为内燃机汽车续命!意大利也坐不住了!
近日,欧盟和德国政府官员表示,双方已经就未来使用内燃机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意味着,欧盟“禁燃法案”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01
何为欧盟禁燃法案?
禁燃法案 ,全称是《2035 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该法案是欧洲议会于当地时间 2023 年 2 月 14 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以 340 票赞成、279 票反对和 21 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的一项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的法律。依据 " 禁燃法案 " 的要求,到 2035 年时,所有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实现销售的所有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100%。这也就意味着,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驱动的车型从 2035 年起将无法在欧盟上市销售,包含了所有新的使用汽油或柴油驱动的汽车、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与此同时,按照“禁燃法案”的设定,从2030年开始,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55%,大大低于现有的37.5%的目标;包括运输部门、商用车辆在内的所有汽车,均需在205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中和。
此表决结果一出,德国公开表示反对,此后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也相继呼吁延迟 5 年再开始执行该计划。此外,像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这样的行业团体也表示了反对意见,原因则是担心充电设施不够完善,以及会大幅减少供应商的工作岗位等原因。导致法案暂时搁浅!
02
禁燃法案为什么难推进?
此后,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交通部长举行会议,公开反对从2035年淘汰内燃机的计划,除非使用电子燃料(e-fuels)的汽车不受禁令限制。德国作为汽车工业强国,彻底放弃燃油车就意味着每年要损失巨大的 GDP,还要投入海量的资金用于电动化的转型上。而电动化的转型绝对不是加一个电池电机这么简单。背后涉及的产业链之庞大,令人难以想象。除了一众汽车品牌外,德国还驻扎着大陆、舍弗勒、采埃孚、马勒、舒勒、博世等供应链巨头。有研究机构表示,如果从 2022 年开始到 2045 年,德国汽车工业逐步损失 40% 的汽车销量,那么就会造成德国 74.3 万人失业以及 1740 亿元的 GPD 的萎缩。
德国和意大利家大业大损失点小钱无所谓,那几个东欧小国可是指着汽车吃饭。匈牙利虽小,但却拥有超过 700 家汽车以及零部件供应企业,包括全球最大 20 家一级汽车供应商中的 14 家,90% 的汽车工业产值用于出口,大部分是给德国做配套。
捷克更是号称 " 大众车间 ",斯洛伐克则是世界上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罗马尼亚在乘用车产量排名欧盟第 9,波兰则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
禁燃法案一旦通过,就动了大对数国家的蛋糕,他们当然不干了!
03
欧盟妥协,与德国达成禁燃新协议
经常长时间的拉锯战,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与欧盟委员会达成一项协议,欧盟将允许合成燃料汽车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使用。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已经与德国就未来汽车使用合成燃料达成了最终协议,现在将尽快制定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欧盟委员会将迅速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所谓合成燃料(efuel)是指,通过合成捕获到的二氧化碳排放物、清洁电力产生的氢气所制成的燃料。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达成的新协议意味着,欧盟方面向德国做出了非常大的妥协。新协议之下,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车在2035年之后仍能继续销售,德国汽车制造商也不必放弃内燃机技术。
这一协议披露后,便遭遇环保组织的猛料炮轰,绿色和平组织的交通专家Benjamin Stephan认为,这种糟糕的妥协破坏了交通运输中的气候保护,也危害了欧洲。
有批评者指出,制造合成燃料非常昂贵且是能源密集型的,内燃机汽车中使用这种燃料所需的电力大约是纯电动汽车的5倍。
04
意大利也想横插一脚
德国得逞后,意大利也另有所图,其要求欧盟将豁免范围扩大至生物燃料,即从植物等生物质中提取的生物燃料。“意大利不会接受欧盟委员会对‘二氧化碳中性燃料’的过度限制性解释,即只包括合成燃料,而不包括生物燃料。”意大利日前致信欧盟委员会称。“关于技术中立的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这是承认生物燃料的先决条件。”意大利总理乔治娅·梅洛尼表示,“我们还展示了生物燃料是零排放的,因此没有必要探究技术细节。如果技术能达到目标,那就可以使用它。”
事实上,当前合成燃料或者说类似燃料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一方面,纯电动能源相比于使用合成燃料的内燃机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合成燃料本身也存在着生产复杂、能源密集、成本高昂等问题。此外,合成燃料可能并不能实现碳中和,还是会排放二氧化碳,尤其是如果采用煤炭制氢,则环保性会大打折扣。不过,作为确保技术多样性和能源安全的一个选项,合成燃料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德国的诉求得到满足后,欧盟2035年“禁燃令”通过的概率大大提升,但“禁燃令”本身却大打折扣,并可能带来更多监管上的难题和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