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下降!2021年新西兰智能手机市场举步维艰!
星期六晚上坤哥他们来公司喝茶,从今年到现在大家都还没聚一聚,一起出去外面吃饭。从今年春节回来,大家都还没有聚一聚,毕竟开年回来大家都很忙,加上这个疫情反反复复的。
都谈到今年的大环境,平静了很多,不像前两年,闹哄哄的,动不动都全款深圳湾了。今年春节回来后很多大卖都在裁员,一裁员还是大几百人的裁,没办法,一个月这么大的开销,而单量都在下滑,撑不住,只能减少支出。
感叹到幸亏早早转入深耕细分类目,不是像早些年杂货店的模式,要不然现在做起来是非常累的,利润都被不断拉低。深耕细分类目,一开始很难,很多人都不屑于去做,在短时间内无法见到很好的成效,所以愿意做的人很少很少。
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像现在的深耕细分类目模式,才是最吃香的。因为品牌有沉淀,后端供应链也经历过磨合期,现在已非常成熟。就像最近我开发了一款产品,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厂来生产,要么是工艺达不到我的要求,要么是报价太高了。而通过坤哥的介绍,介绍了一个工厂,工艺做的相当出色,报价还能够比市面上的价格少了一大半。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实际上我压根都没花时间去工厂,我一直认为很浪费时间,而自己运气也不错,一直都有朋友们互相介绍。
实际上现在亚马逊市场,也是一个不断对卖家洗牌的一个过程,大卖以前靠着供应商的账期,在不断地铺货,人海战术,也能够挣到钱。但是现在这一套模式也行不通了,因为现在铺货靠着自然流量,是没有订单的。
那么现在要面临转型精细化运营,那自然非常吃力,人太多,而产出比太低,加上自己压根手头上没有多少资金能够周转,所以也就造成今年你会发现好多运营都在找工作,毕竟市场在减少运营人员的数量,那么自然找工作的人也多了很多。
而实际上,这些深耕细分类目的卖家,现在海面上几个柜,十几个柜的货量,也照样能够随时拿出几千万现金,不怕现金流吃紧,而导致公司一下子垮台。
还是那句话,大环境不好的形势下,多点现金,也能给自己多一分安全感。通过不断压缩成本,提高人均产出,提高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才是正确的模式。
今天早上有个同学咨询了一个问题,不想做单价低的产品,想做高单价产品,几十美金的产品,门槛高,起码竞争也就少很多。
这个想法,说实话,很多人都问过我。但是我都是不建议去做这类产品,因为小卖家要站在自身的资金情况,自身资源条件出发,考虑。而不是只是单单只考虑这个售价层面因素而已,要考虑多个维度。
做不同的价格区域的产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是完全不同的。做几十美金的产品,推广预算要足够多,就像现在很多人新品一上架,就准备了几十万广告预算准备打造这个产品,而小卖家又是否能够跟上这样子的运营手法呢?还不包括产品如果多变体,备货计划,那么势必一款产品你就得投入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打造。而且你自己还不知道这个产品能否打造起来,自己心里都完全没底,只是觉得可以试试。
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是脑子一热,就想着大干一场,大不了重头再来。但是,我只能说,这个大不了重头再来往往就是你的致命一击,就再也来不了了。做生意,需要有敬畏之心,要不断降低风险,在低风险中尽可能获取更大的利润,而不是一上来就全部身家押一把,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只有让自己还能够在牌桌上,才有机会。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那你还想啥呢?
在平时选品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份非常详细的开发产品调研表,而我们这个开发产品调研表格包含了很多个维度,产品的热度,产品的细分类目市场环境,产品的竞品分析,产品的细分类目的调研与分析,产品售价区域的分布情况,产品的销量分布情况,产品的售后分析和如何通过解决产品痛点等等不同维度。
整个流程走下来,通过数据的统筹调研,你就能够一目了然,也就是你也能够清楚明白自己适合去做哪个价格区域,如何去解决整个细分类目的竞品痛点,如何去差异化去做产品,让产品拥有自身的竞争力,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有溢价空间。而不是自己选品的时候,都是凭借感觉走,完全没有一个正确的框架,那么势必也是失败告终的。
我也曾见识过一天能够选几十款产品的选手,而打了一年的产品,选了一年的产品,没有一款活下来,是没有一款能够活下来。而面对每天都在低价清仓的产品,低价都清不动,时时刻刻让自己怀疑人生。这样子的案例,是真不少!
通过一个正确的框架,正确的思维逻辑框架,那么基本上,你选的产品,基本成功率也就能够80%以上,加上可以复制迭代的运营模式,那么基本上是能够快速让自己生存下来,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甚至,这个细分类目做起来感觉很不错,竞争不大,那么还可以多listing进行深耕,不同排名不同流量地出单。我还是那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成年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去负责去承担。
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要慢。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是否成熟,就看节奏感掌握的是否恰到好处。
做难而正确的事,通常“见效慢”,一般人也不会有耐心,可一个优秀的企业尤其优秀的团队是不能速成的,速成的往往也会轰然倒塌。
这样的“速成”的企业或个人还少吗?
生个孩子还需要十月怀胎呢,你怎么会相信一个企业三五年就能上市,且很优秀? --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