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为何看好中国今年经济增长

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IMF却在一场聚焦中国经济的发布会上表示,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何上调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提振其他国家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贡献?针对这些问题,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艾伦·巴奈特(Steven Alan Barnett)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
2月3日,IMF表示,由于中国早于预期的重新开放带来的私人部门消费反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增长至5.2%,比该组织在去年10月的预测高出0.8个百分点。
巴奈特表示,上调中国今年GDP的增长预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年末,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经济活动的显著改善奠定了基础,而消费支出的增加将是今年经济增长反弹的关键因素之一。“去年,由于新冠疫情,家庭外出就餐、国内旅游和娱乐等消费受到抑制。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和新冠疫情的消退,我们预计,今年家庭消费将反弹,对GDP增长贡献率近50%。”巴奈特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史蒂文·艾伦·巴奈特
他激动地给记者描述了他观察到的变化:“餐馆里人头攒动,商场里人山人海,人们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真是太好了。北京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的情况重新出现,也说明经济正在快速反弹。我的许多朋友和同事也再次开始旅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有的是为了工作,有的是为了娱乐。这表明,被压抑的消费者和企业需求将在短期内更大力度地激发经济活力。”巴奈特再次强调,今年全年中国经济活动将反弹,尤其是2022年低迷的家庭消费。巴奈特建议,除周期性增长之外,进行消费改革,使消费在未来几年中为拉动经济增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会让中国家庭受益于消费带来的经济增长。此外,由于消费比投资带来的污染更少,随着经济转向消费,中国经济将变得更加环保。巴奈特还提醒道,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更高,主要风险包括疫情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行业持续面临的挑战以及疲弱的全球增长前景等等。对于广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巴奈特表示,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约占GDP的五分之一,它对家庭资产负债表和地方财政来说非常重要。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房地产市场更加平衡,同时防止调整过程中出现混乱。后者将需要处理与一些开发商的财务压力有关的问题,并完成已付款未交付的住房项目库存。最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些问题——比如为完成预售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他也希望,中国政府能采取更多措施进一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得到全面遏制,并在中期内使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更加均衡和可持续。
近年来,美国为遏制打压中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试图“脱钩断链”以阻滞中国发展进程。一方面,美方至今未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并鼓动美国企业减少对华投资;另一方面,美方企图政治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不仅出台新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对华销售,而且限制中国获得外国先进芯片,胁迫、利诱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
此次巴奈特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美国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很大份额,按市场汇率计算超过40%,美中两国的携手合作可以在应对最紧迫的全球挑战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更广泛的领域看,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更大的分裂风险。这种分裂可能会让几十年来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付诸东流,“我们必须避免这种风险,代之以新的国际合作精神。”他说道。
巴奈特进一步提出,在经济领域,贸易、债务和气候行动是合作的三大重点。贸易方面,当务之急是取消近年来实施的扭曲性补贴和贸易限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全球合作,包括新的市场开放协议。此外,各国应仔细权衡在贸易和投资方面采取“国家安全”措施的国内外成本。在债务问题上,脆弱性高的国家需要国际社会帮助。巴奈特说道:“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就二十国集团的‘债务处理共同框架’达成共识,使债务处理更快、更可预测,更符合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最后,各国应集体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加快绿色转型还需要更多努力,包括各国迅速实施减缓政策,就碳定价或可以实现同等效果的替代措施进行国际协调,并开展全球合作以增强韧性。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国际上也出现一种声音,称中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世界通货膨胀。巴奈特提出3个论据反驳了这一观点。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