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评论】不确定冲击下,中国如何提升全球引资竞争力?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也增加了外资企业在华经营风险和投资意愿的不确定性。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冲击,中国如何提升全球引资竞争力?
“在中国大市场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面前,新增外商投资总额继续扩张,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存量外资撤离也不容小觑。我国既要保持新增外资稳定增长,在不确定性冲击下也要稳定存量外资,这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关键一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不确定冲击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研讨会上表示。
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引领外资管理体制创新
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1117.16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734.8亿美元,增幅超过55%,年度使用外商投资额稳居世界第二位,连续30年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
桑百川认为,中国吸收外资稳步增长的原因在于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引领外资管理体制创新。
十年来,中国先后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率先打造以公平竞争为基础、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安全可控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建设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商品、服务要素自由便捷、安全有序流动的规则体系。
《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指出,我国还设立开发开放试验区,打造内地开放和利用外资新高地,推动中西部与沿海地区协同开放,提升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水平,中西部各具特色的特殊经济区外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成为吸收外商投资的热点。
《报告》建议,对于积极参与国际投资治理,一方面,要深入参与多层级国际经贸合作。继续推动同新兴经济体、主要贸易伙伴签订投资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充分借鉴CPTPP、RCEP等国际高标准协定的相应条款,尽快制定国际投资协定范本。另一方面,构筑辐射“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弥补现有双边投资合作机制的不足。应深化“一带一路”现有自贸区建设,积极推进自贸区谈判,推动次区域经贸合作,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样化的贸易投资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健康医疗、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绿色制造等行业相互投资。
稳外资压力加大,为外商投资拓宽制度型开放通道
与会专家同时提醒,要看到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稳外资压力加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伟光教授以广东为例分析了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一体两面性,他指出,通过制度型开放和高质量引进外资才能在新形势下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学习国际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标国际规则,同时在过程中形成中国的话语权。
《报告》显示,十年来,我国国际化外资营商环境建设提速。中国紧密跟踪国际经贸规则变迁趋势,把协议开放和自主开放结合起来,主动对标国际通行的先进经贸规则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制度体系,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认为,面向未来,中国需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尽可能地再缩减,降低外商投资准入门槛,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放的平台要做得更实,把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做得更实,从原来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逐步走向以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为主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等等。他提到,外商投资对高水平开放起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主体的活跃真正反映经济的增长,因此做好市场化与法制化尤为关键。同时研究投资,需要将眼界放到世界维度,这样能从全局上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指出,吸收外资要发展技术,深度融入世界,同时提高抗风险能力,把握结构变化,提高对环境、劳工、价值观等问题的重视度,做好规则的构建,提升透明度、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高质量外资的不二法门。
《报告》建议,在全球引资竞争中,中国应从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积极参与国际投资治理等方面入手应对。在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方面,中国已出台《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应尽快健全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各部门审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升审查管理效能;同时应根据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尽快出台《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实施细则,列举明确具体的安全审查范围,设置全面的安全审查考虑因素,保障立法的前瞻性;细化审查规定,对于执法程序、司法程序等应细化到可具体操作,如考虑将《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与中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相结合,将负面清单中涉及的禁止、限制行业作为中国对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重要领域。
制造业引资力度加大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吸引外资也面临新的形势。
近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发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稳定制造业吸引外资规模,提升制造业吸引外资的质量,推动外资利用结构优化,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进而强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更大力度吸引外资以及如何看待外资在高端制造业的挑战?《报告》课题组研究员刘灿雷称,中国巨大市场对全球的投资者都有影响力,更大力度引进外资是落实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高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复杂度较高,债务等问题可能对其造成影响,同时全球创新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和重构可能会具有一定风险。
在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方面,刘灿雷建议从“筑基”“建链”“强链”三方面加以努力。应完善企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平台型企业+独角兽”的孵化模式,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大、引领性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及重大发明,面向海内外实施兼并重组,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标杆引领工程建设,引领产业集聚。实施“龙头企业配套”模式,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与中小企业线性配套、交叉配套,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联动,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卫平教授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由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存在不确定性,把握好数字经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优势地位,将对未来的外商投资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机制。”倪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