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遵循的一套新品开发流程像那么回事

亚马逊卖家品牌被亚马逊移除的事件后续
亚马逊撤销了卖家对Brand Registry的所有访问权限,原来是亚马逊自己误操作,亚马逊也就此向卖家邮件回复致歉!
另外最近有卖家在朋友圈晒图,说部分货代靠低价吸引,自己的FBA货物被货代送错了亚马逊仓库,很多货物原本是美东的仓库,结果货代都给送到了美西仓库。收取的运费是发美东的,实际却发美西仓。
这也是因为亚马逊货件页面已经改版,后台可以看到送仓的仓库。这下尴尬了。这恐怕触及到了货代的知识盲区!关于这个只想说三点:
送错仓库吧,经常这样搞,亚马逊对卖家账号做出惩罚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影响卖家的货物上架速度导致的库存风险谁来承担!
那些合规的物流服务商因为这些害群之马,增加了客户的沟通成本和信任基调,无形中加大行业因为信任缺失增加了服务商和卖家沟通效率成本的增加谁来承担!
我觉得更严重的是:因为自己的私利,破坏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公信力才是最可怕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事情,就是当年震惊的“彭宇”案。法官说: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
“彭宇”案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不过,从法院的一审判罚结果中不难发现,中国的道德水准已经倒退了50年。
信任这个东西一当崩塌,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换个马甲就可以了,但是对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每天胆战心惊考虑的就是各种风险!很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1正文:跨境品牌大麦开发新产品流程分享
一:市场分析:确定细分市场/评估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当前市场容量:Amazon市场同类产品的PS之和Amazon 主要竞品的PS估计体量和趋势
1、Amazon Top 100 在过去几个月的ps 变化
2、Google trend 反映出的市场关注度趋势
3、Terapeak、等第三方平台数据
4、配套产品的市场规模(预测)例如:某个平板机型
5、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6、预计市场机会时间窗口长度
市场细分、定位
1、确定产品细分的所有重要纬度
2、Top100 通过不同的纬度进行统计(透视表)
3、不同细分市场的容量、趋势、价格、成熟度(Review星级)
4、确定有线切入的细分
2
二、竞对分析-目标:评估细分市场的进入难度
细分市场的竞争汇总
市场分析-竞争对手的数量、质量、价格竞争程度
主要竞品(或者行业leader)对比表
1、需要包括《市场分析》的细分纬度技术参数、外观、价格、星级、SR比较
2、对比分析须有明确的差异化点:功能、性能、外观设计、价格、时间节点

三:供应链评估
目标:评估退出好产品的难度、建议ODM还是OEM策略
是否有合适的供应商
1、供应商数量/质量-选择余地和配用选项
2、供应商配合度评估
是否有合适的产品
1、样品满意度、测试结果
2、产品是否具备应有的认证
商务条款评估
1、MOQ-“MOQ,全称是Minimum order Quantity,指的是国际贸易术语和计算机术语,即最小订购量(最小订单量)。
2、采购价格
3、交付周期
是否建议PDC OEM研发
可能原因:1、需要品牌方独特的外观设计;2、增加差异化功能;3、降低成本;4、当前 产品RMA率过高;5、没有合适的供应商
风险评估
产品是否存在专利风险、物流风险、交期风险、认证风险等
4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