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到留量,跨境电商终于卷不动了?
流量为王的时代即将终结,消费者从看价格到看价值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今年末的销售旺季对卖家而言都像是“花钱听不到响”。今年的双十一,淘宝不再高调展示GMV;而月初,亚马逊公司对第四季度的销售预计也低于市场预期,加上亚马逊卖家纷纷高呼旺季不旺。种种迹象表明,电商寒冬,似乎并不遥远。
图源:网络
01曾经,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曾经,这句名言席卷互联网,在热钱时代,消费者对前景十分乐观,消费欲望快速上升,加上消费观念的“培养”,大多数产品只要能够在组合营销渠道在某一个营销节点上集中发力,就能迅速堆起一个品牌,就是我们所谓的“风很大”。
但是风再大,也有刮完的时候。随着消费者踩坑的次数越来越多,“拔草”就成了趋势。事实就是,没有真正解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很快被淘汰。大浪淘沙下,留下的都是“有价值”的产品。
02流量时代,拼的是低价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一直是电商平台的“利器”,也是平台获取流量的最佳宣传点。平台通过“低价”获取用户,用户量成为了平台可以掌握的流量池。
没有人比电商卖家更懂流量的好。平台汇聚流量,再将流量贩卖给卖家,卖家从流量中换取转化率,哪怕不到10%的转化,也为店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而购买流量的卖家越多,平台的玩法也就越多,直通车,坑位费,活动提报门槛等等,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卖家各自拿出本事去竞争获取流量池的机会,这无非拼的就是卖家的财力和产品力。
但是,越来越高的流量费用,越来越低的利润,让卖家不得不变相“降本增效”,这就有了很多“电商特供版”产品诞生。
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羊并不一定都愿意被宰。低价可以让流量更好转换,但却无法为店铺和品牌“留量”。过低的价格带来质量堪忧的产品,而产品质量与预期不符会为消费者带来负面的消费体验,这就导致了花钱购买的流量只能形成一次性消费。
03时代终结,卖家转入“留量”跑道
疫情给电商市场带来了增量用户,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入局的卖家。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这三年是最好的时候,但也是最坏的时候,行业得到了政策扶持,但也面临了令人疲倦的高度内卷,防不胜防的竞争手段,步步紧逼的平台规则。
加之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对生活前景的不乐观,下半年全球消费持续低迷。经济的疲软,消费者会更加精明,除了刚需消费,情绪消费、冲动消费会越大量削减,非生活刚需的类目市场就会受到冲击,但现实是不可能所有卖家挤到一个赛道上去竞争。
所以卖家们接下来的目标要更加理性和务实,不再盲目追求GMV的高增长,对于花大价钱买流量更是慎之又慎,因为除了营销成本,制造成本也在上升。有卖家表示,流量转化得不理想,下半年的预算砍了又砍,而首先砍掉的是买流量的费用,现在他们更看重ROI、复购率,希望能够慢慢把客户承接到自己的独立系统去。
小V认为,接下来,卖家们应该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切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更行之有效的会员制度以留住客户。
活下来,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