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本土先买后付服务商融资1亿美元,迄今仍未实现盈利
风向骤变、大起大落,疫情下的两年时间里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充斥着不确定性。
跨境电商圈正在上演属于自己的冰与火之歌,一面是跨境寒冬冻“死”无数卖家,大中小卖纷纷陷入了生存危机;一面又是一部分品牌卖家向阳而生,打出了一片新天地。面对行业寒冬,他们又是如何破冰,做到逆势生长的呢?
原来是有人选择了另一条路,开启了一场脱胎换骨的重生之旅。
卖家如何熬过跨境寒冬? 年销3000万美金的大卖,也遭遇瓶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游戏,其中,贪吃蛇游戏除了考验参与者的眼力、反应力之外,明显别于其它游戏的一点是“聚合”。新入局的玩家移动速度快,但是相较于中型和大型玩家,生死更为惊险。当然,成长起来的玩家,如何在生存的同时谋发展,也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我们卖家的成长之路与此何其相似,这也就是做跨境电商,卖家需具备游戏思维的原因。
旋涡之下,暗藏危机。面对全球市场的这块蛋糕,卖家想要分得一杯羹,本就属实不易,一片红海之中,卖家们自救的同时还需要突破增长瓶颈。在平台政策推波助澜,电商行业结束野蛮生长的推波助澜之下,许多清醒的卖家都认为,抱团取暖或许是熬过眼下的跨境寒冬的方式之一。
图源:Pexels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亚马逊越来越偏向了重资产卖家,这既是现实,也是趋势。从而,做跨境电商面临资金承压、成本飙升的现状,让许多圈外人望而却步,也让圈内的卖家们打起了退堂鼓。
不久前,有亚马逊卖家坦言:“现在很多公司想收购我的店,如果两年前有人问我,我肯定不卖,但是现在价格合适的话我会卖。”
亚马逊某望远镜头部品牌(年销售额近3000万美金)创始人Mark在出售品牌时就表示,“因为目前手上有多个品类,如今已经无法全心全意来打造品牌。品牌走到这个阶段对他来说已经进入瓶颈期,未来期望新团队能给品牌注入新能量,让其再上一个台阶。”此外,对于未来规划他想让业务更聚焦,用出售品牌获取的资金投入更有发展潜力的其他品牌。
此种心境与许多卖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不仅有卖家愿意出售自己的品牌,甚至还有人主动找起了买主。这些买主也被业内称之为品牌收购方或是亚马逊聚合商,他们的出现,又会给我们的亚马逊卖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滑至本文文末,可快速估值你的店铺)
销售额同比增长2000%! “聚合”为品牌赋能
外贸新业态加速转型,中国卖家出海正处于从“商标出海”向“品牌出海”的关键跃升期,以“收购+运营”作为主要商业模式也顺势生长,在此过程中,借助聚合商的品牌意识、多渠道能力和丰富的合规运营经验,卖家能够快速提升利润规模和品牌溢价。
近期,亚马逊聚合商Nebula Brands收购了前文提到的亚马逊某望远镜头部品牌,这也是Nebula Brands收购的第五家店铺。截至被收购前的2021年,该品牌全年销售望远镜多达30万件以上,多个单品类在站内的小类排名第一。除此之外,该品牌更为优质的特点是:
1.供应链优势:与国内头部的供应链合作,工厂同时为美国头部品牌供货。 2.账号安全性高:账号运营有时间沉淀,各项指标维护稳定呈向好趋势;账号体检显示无风险隐患。 3.协同效应:产品与其他收购的品牌一起,能够提高对上游工厂的议价权;产品组合丰富,为打造光学领域的大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然,以上优势也成为了聚合商Nebula Brands收购此望远镜品牌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Nebula Brands收购该品牌后,制定了一些列赋能计划:在站内稳定销量,保证市场占有率;站外能够打造新的光学品牌,面向观鸟、打猎、户外等专业用户,提供专业、真诚、极致性价比的系列产品,最终能够达到冲击光学领域大品牌的发展目的。Nebula Brands正在通过旗下品牌资源的进一步协同,激发更大的业务效能!
具体而言,Nebula Brands在收购后重新制定了品牌策略和运营策略。通过品牌Campaign扩大声量,同时进行NGO合作、KOL合作等等,有效增强品牌影响力;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优化了站内促销、广告ROI;针对光学重要的销售渠道,线下分销商和垂类电商进行重点布局,将流量渠道牢牢锁住。
根据今年7月Prime Day(亚马逊会员促销日)的业绩观察,该品牌站内单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2000%,整体光学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900%,运营和销售水平快速完成迭代,其中部分品牌仅仅接手3个月。
图源:Nebula Brands
能够有如此成绩,可见其选择出售品牌的正确性,而这就是品牌聚合的魅力与意义所在。
聚合服务商五花八门, 卖家选择有门道!
品牌聚合优势频频显现,也成为了不少中小卖家提升利润规模和品牌溢价、实现二次增长的一条路。然而,对于广大的卖家而言,选择何种品牌聚合服务商是一大心结;对于品牌聚合商而言,如何打磨业务,发挥各自优势也是一大考验。
对于想要通过出售品牌变现的优质跨境卖家而言,在寻求合适的品牌聚合商过程中,往往会吸引到多家品牌聚合商的注意,这时卖家就容易出现选择难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不了解背后的收购逻辑以及对方的估值方法,错过交易时机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退出机制不同,交易过程和时间都会受到影响
品牌聚合商缺乏本地属性,交流流畅度欠缺
除了以上几点,选择可靠的、有实力的品牌聚合商也是一大重点。尤其是对于中国卖家来说,他们更希望的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非粗暴的买卖关系。而这些深度合作,Nebula Brands作为本土公司更容易与卖家走得更近,破除卖家出售品牌的心理障碍,帮卖家走向更高的事业高度。
今年7月,在获得全球最大消费私募股权基金L Catterton领投的B轮融资后仅半年,Nebula Brands又拿到来自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的B+轮融资,据Nebula Brands联合创始人王彦植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收购亚马逊平台上的中国品牌,这也折射资本对其商业价值和行业发展的看好。
那么,在今年的融资圈一直不景气的当下,仍旧被资本看好的Nebula Brands,相较其他的品牌聚合商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第一,中西结合的专业人才团队,其中包括来自于著名的电商、科技和金融公司。
第二,打造数字化决策模型体系,基于数据分析的尽职调查框架,能够融合中国卖家特性,简化收购流程。
第三,不同于海外品牌聚合团队,Nebula Brands本土化的卖家网络和供应链,能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本土化的运营,在谈论并购业务时也更让卖家信任。
王彦植认为,“Nebula Brands能够帮助一部分卖家从亚马逊上的畅销品牌,发展到国际品牌的高度。而品牌收购+整合运营模式,已经在欧美市场被证明非常有效。”当然,Nebula Brands收购品牌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收购标准,例如销量来自头部少量 SKU, 低频迭代,较高复购品类;亚马逊站内,细分品类搜索排名展示稳定靠前.......
行业标准的建立不仅是门槛,更是对并购时强强联合的期许,这也代表着Nebula Brands是真正能够为卖家提供资源、运营渠道和管理机制的品牌聚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