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订阅号
服务号
跨境资讯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如何制作您的Tophatter 上传报告?

网商动力
(eceky.cn)实用跨境电商导航工具,致力打造集全球开店服务、 !。
2021-11-24 12:39:59
23

目录:

1/ 收款卡号导致的关联还有挽救的可能吗?

2/ 季节性产品库容不够怎么办?

3/ 销量激增但是库容反而一直降,正常吗?

4/ 已经标记发货的货件能否取消释放库存?

5/ 产品被人恶意投诉图片侵权导致下架,怎么办?



第一题

收款卡号导致的关联还有挽救的可能吗?

马逊卖家


“经理,我有一个日本账号A刚开通,去年12月底因为测评了9单自发货而被判定销量激增挂了,申诉了3次(前两次都说证据不足,第三次邮件没回复),因为那个账号也不是特别重要后面就没再管了,直到现在也还是挂掉的状态(还有申诉路径)。

一个日本账号B上周收到邮件说与A账号关联,后面我们一查发现是之前员工操作失误收款卡两个账号都搞成一样导致的关联,开CASE问解决方式是先要挽救A账号才能救回B账号。请问这种情况,还有挽救的可能吗?

最让我们担心的是,上个月我们采用了日本B账号的同套资料注册了欧洲站点,开的欧洲账号与日本B账号的收款卡是不一样的。我看了规则关联是指同站点两个账号的关联,那不同站点类似我欧洲站点这种情况也算关联吗?( 因为日本AB号其实也没有什么产出,挽救成不成功影响对日站业绩并无影响,但是就是担心日本站的关联会影响欧洲刚注册下来的账号。)


亚马逊客户经理


越讲越危险….!我想你大概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合规。

我建议所有在亚马逊开店的卖家反复阅读卖家行为准则(【卖家平台 > 搜索 > 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


 ///  关于多个销售账户的行为准则如下:

除非您有开设第二个账户的合理业务需要且您的所有账户均信誉良好,否则您只能为每个商品销售地区保留一个卖家平台账户。如果您有任何信誉不佳的账户,我们可能会停用您的所有销售账户,直至所有账户拥有良好的信誉。


合理的商业理由示例包括:

> 您拥有多个品牌,并分别维护单独的业务

> 您为两个不同且独立的公司制造商品

> 您应聘参与需要单独账户的亚马逊计划


再次强调违规的后果:

若违反行为准则或任何其他亚马逊政策,亚马逊可能会对您的账户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取消商品、暂停或没收付款以及撤销销售权限。


第二题

有季节性相关产品预计到时销量会很好,但是现在库容不够发不了货了怎么办?

马逊卖家


“经理,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库容数量不够发货,因为2020有卖圣诞节的产品,即季节性产品,2020年的11月-12月的销售量差不多是10000多件,2021年我们是按照去年的销售数量备货的,已经向供应商购买了15000pcs的圣诞节产品。可是现在整个店铺只能发4000pcs,所以是严重不够用的。


 ///  做过的举措:

> 做了降价来优化现有产品的库存表现。

> 移除了所有不好卖的产品。

> 加大了广告幅度。

 ///  现在的进展:

> 库存过多的产品现在努力销售。有了很大的进步。

> 没有了待滞库存。

然而还是严重不够,希望您可帮忙定义一下解决办法,以便能够赶上2021年的圣诞节。”


亚马逊客户经理


每一次都会收到季节性卖家的提问,我也说过很多次,确实季节性商品的卖家在库存健康管理政策下的运营是更有挑战性的。就像你说的,只要销量整体涨上去了,补货数量限制是会逐渐适应的。很多季节性商品的卖家,快到旺季就开始着急,商机就在眼前就是发不进货,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  拓宽选品,多上新多尝试,不要只做眼前的品类。

很多卖家听到这里就说了,也不是我们想只卖季节性商品啊,是没找到别的好卖的,或者没利润,或者没供应链。但是你可以小步快跑,小批量多频次的上新品,多测试,发现能够承担起销量和利润的选品,形成业务的综合组合。

///  如果你暂时只有季节性商品可以卖,你需要比综合性卖家更注重库存健康。

很多季节性卖家的库容里放着的都是已经过季了的商品,“反正现在是淡季,货就放着慢慢出吧我也不操心去管它了”,这样想是不对的,你要在淡季开始/前一个旺季结束的时候就积极清理库存,留意库龄,不要让淡季的库存被无意义地占用。

///  在旺季开始前,注意是开始前,要提前,逐渐部署广告、促销、活动等引流手段拉起销量,更快地带动库容提升。

这个阶段还可以灵活配合海外仓来进行调配,让你在旺季爆发期的库容不会那么被动。


第三题

销量激增但是库容反而一直降,正常吗?


马逊卖家


“经理,为什么我的销量激增但是库存完全不带变化的, 最高水平只有1000件。不是说补货数量限制是和预测销量有关吗?”


亚马逊客户经理


库容限制分为补货数量限制仓储容量限制,最高库存水平是补货数量限制,是以件数为单位的。

补货限制是根据过去的销量和预测销量设置的。简单粗暴理解,销量涨最高库存水平也会涨的。但是很多卖家都错误地理解了“销量涨”这个概念,通常我们说的销量指的是销售量,不是销售额;销量是一个波动的值,每一天的销量可能都有变化,亚马逊是根据一段时间的销量来估算和预测未来销量的,比如你今天突然爆单了,你觉得自己销量激增,下周补货数量限制是不是该涨了?但是其实这一周其他几天都平平无奇加起来还没上周卖得好,这算销量涨吗?不算的。

我们再放大视角看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补货数量限制这种政策?和亚马逊物流网络的处理负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个数量还和大盘有关系。根据过去的经验,有可能是这个时间段亚马逊物流网络整体负荷超载了,那所有卖家的补货数量限制都会受到普遍影响,大家都是共进退的。当然,如果你对比了一下上面说到的几个问题,都排除了,那么有可能是不正常的,建议你联系卖家支持看一下,记得提供证明你观点的信息。


第四题

已经标记发货的货件能否取消释放库存?

马逊卖家


 “经理,已经标记发货的货件能否取消释放库存?由于补货限制显示红灯,已经发货的货件目前无法确定靠岸提柜时间而占用了库存,我现在已经走快船把另一批货发到海外仓了,想通过取消那批货件释放库存,然后直接发海外仓的货件到亚马逊,发case咨询,客服回复无法保证马上释放库存,等货件靠岸。”

亚马逊客户经理


点击查看图片

后台显示你的补货数量限制现在是1000,你已经使用到了1041,确实是红灯状态。

点击查看图片


在货件进度里面的货件,是570个商品数量,按照现在的补货数量限制来看不是一个小数目,是占到了57%的库容的商品,而且它是8月20日开始处理的,那确实已经在路上漂了蛮长时间。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会建议先去确认两个信息,再来决定要不要取消这批货件:

1. 先确认另一批货,也就是走快船发的那一批货是否已经到海外仓了,它现在发货到运营中心需要几天。

2. 与货代确认一直在路上的这批货送到的时间。

从库存绩效来看,我们不建议取消已经发货了的货件,这个是有明确规定的(

二维码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目前30万+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声明:此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网商动力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快给朋友分享吧!
0 赞
最新
跨境电商入门指南:如何入驻Mercadolibre平台全解析
跨境电商入门指南:如何入驻Mercadolibre平台全解析
跨境电商入门指南:如何入驻Mercadolibre平台全解析 正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卖家开始寻求跨境电商的机会。Mercadolibre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电子商...
Ozon平台合法性解析:探究Ozon跨境电商业务的可行性与合规性
Ozon平台合法性解析:探究Ozon跨境电商业务的可行性与合规性
Ozon平台运营规范:揭秘Ozon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与标准 在跨境电商日益繁荣的当下,Ozon平台凭借其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平...
Shein平台入驻揭秘:深入了解Shein入驻模式和注册流程要点
Shein平台入驻揭秘:深入了解Shein入驻模式和注册流程要点
Shein注册指南:轻松上手:Shein详细注册流程全攻略 在追求时尚与便捷购物的时代,Shein作为一家领先的时尚购物网站,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潮流服饰和配饰,还支持全球快速发...
gmarket官网新用户注册攻略:一步步教你完成注册流程
gmarket官网新用户注册攻略:一步步教你完成注册流程
Gemini交易平台注册全攻略:松创建账户+身份验证流程详解 在全球数字货币交易领域,Gemini平台以其安全可靠和合规性著称。想要加入Gemini进行数字货币交易?本文将为您...
2024年Ozon跨境电商市场新机遇:卖家现状与运营策略解析
2024年Ozon跨境电商市场新机遇:卖家现状与运营策略解析
2024年Ozon跨境电商市场新机遇:卖家现状与运营策略解析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Ozon平台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之一,吸引了全球众多卖家的目光。面对2024年...
亚马逊官网登录入口:快速链接及详细登录步骤
亚马逊官网登录入口:快速链接及详细登录步骤
亚马逊全解析:深度揭秘平台优势与全球站点运营策略 摘要: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以其卓越的平台优势和多站点布局吸引了无数卖家。本文将对亚马逊的...
Copyright ? 2016-2022 ? ? 亚马逊卖家导航? ? 晋ICP备20005961号-2 声明:网站上的服务均为第三方提供,与网商动力无关。请用户注意甄别服务质量,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