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一个品牌有多远?
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
我之前曾做过一款产品,其中一个关键零部件一直都是从美国进口。
后来由于疫情原因,美国产能不足,供应不上,我们不得不考虑把该零件“国产化“。
我们找了本土的供应商,按照图纸要求跟供应商一一落实细节,甚至把零件材料的配比都告知了供应商。
也就是说,为了能让供应商做出我们期望的产品,我们把我们对这款产品所有的Know-how都贡献给了他们。
可是,尽管我们的研发和采购如此尽心尽力,本土的供应商做出来的产品和进口产品,还是一眼就能分辨出:
国产的和进口的色泽就存在很大不同,国产的是“亮亮”的颜色,而进口的是”暗暗“的哑光色。
而根据市场端销售的反馈:其他国产的竞争对手做出来的产品也基本都是“亮亮”的颜色。
但是客户却更喜欢这种暗暗的哑光色,因为看起来更高级。
最后,为了成功说服客户接受我们的“国产化”产品,我们不得不降低了产品售价。
讲到这儿,我想很多小伙伴已经明白了我想表达的想法。
我们再回到今天文章的主题:我们能做一辈子卖家吗?我们凭什么能做一辈子卖家?
那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的产品有护城河吗?
什么是产品护城河?
就像我上文中举的例子:哪怕我把知道的统统都告诉你,你可能都做不出相同的产品。
而如果你做不出来,客户只能从我这里买。
这就是产品护城河。
今天早晨,我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看了刷爆朋友圈刘润的跨年演讲。
在文章的末端,他也谈到了跨境电商。
他在跟大卖的交流中,谈到:很多大卖跟他沟通后,都拜托他不要把自己的产品透露出去。
原因很简单:卖家好不容易找到一款赚钱的品类,如果其他卖家都来做,那基本最后就是价格战,谁也赚不到钱。
因为绝大多数卖家做的产品门槛都很低,赚的也都是“信息差”。
所以每个运营团队,每天都需要不停的“选品”。
哪怕是所谓的“私模”产品,也就是几万至十几万的模具费需要投入。
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核心秘密”。
重要的不是告诉你,我在做什么?重要的是我告诉你,我在做什么而你也做不出来,甚至我告诉你怎么做,你也做不出一模一样的产品。
就像演讲中同样提到的:肯德基有不告诉你他们是做炸鸡的,星巴克有不告诉你他们是卖咖啡的?
避免被淘汰和破解价格战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自己产品的护城河。
光凭这点,就能淘汰出我们绝大多数跨境电商的卖家。
没有护城河,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
不用我多说,身为卖家的你自己不管在各个公众号或者是其他卖家群里。
是不是每天都会看到来自不同卖家的“抱怨”:为什么总是有人将低价做慈善进行到底?
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们可能是在清理库存,想着卖完就不卖了;
之前清理库存的卖家离开了,新的卖家看上了这款产品,于是,稍微有点“资本”的又杀进来了,摸索了一番后,发现不赚钱,于是,继续降低价格清理库存;
卖家就像韭菜,总有待割的新韭菜一茬一茬的冒出来,于是总有“源源不断”的新卖家在清理库存的途中;
所以,这就是我觉得如果做不出自己的产品护城河,我们将饱受无穷无尽的价格战。
而不能像其他卖家所幻想的:过了今年就好了点,你信吗?
个人卖家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我最近思考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毕竟我们每个个人卖家都不可能做到像安可那样成立千人团队,甚至有一半专门人员用来做研发。
那我先说说我自己的想法:我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优势,尝试转型?
如果我们能从跨境电商赚到第一桶金,不妨尝试涉足别的行业?
甚至,一直单身攒钱买房子的卖家,如果手里赚了钱,不妨先去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买个房子。
把终身大事解决的同时,也给自己储备上一些固定资产,等一切稳定后,再思考着接下来的方向?
又或者,我认识一些跨境卖家,有个三至五人的小团队,也赚了点钱。
他们今年卖掉了手里的店铺,开始涉足自媒体,培训等其他行业;
据说,今年的微信短视频是一个新风口,说不定能做出点成绩?
积攒多年经验的卖家,如果能傍上一个大工厂,一起合作运营,分摊风险和成本等等。
最后,我不是说要劝说大家离开跨境圈,并且,如果我们还在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我们必须努力将其做的更好。
这也是我自己当下要努力的!
但是,作为个人卖家,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维度,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我们绝大多数卖家,不可能长久的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风险太大。
比如:“疫情”过去后,当各国生产力逐渐恢复,跨境电商又会是怎样一片天地?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思考后粗浅的想法,希望和大家交流后产生更多的火花。
一酱妈妈的日常叨叨:
疫情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在面对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时,大家有空看看《反脆弱》,书面的封面也很有意思:
从不确定性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