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用黑科技刷单模式早已不再吃香,想在亚马逊平台实现真正的盈利,精细化运营白帽打法是必不可少的。”
2021年,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卖家数量激增、平台政策新规严苛、物流费用爆炸、还有暗流涌动,随时会爆发的封号潮,亚马逊卖家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严峻的行业考验。亚马逊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数据相比去年要不理想得多,虽然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15%,但净收入对比去年近乎腰斩,从原来的63.31亿美元减少至今年的31.56亿美元,下降49%。亚马逊官方解释称,为了应对当前疫情所带来劳动力供应短缺、工资成本增加、全球供应链问题以及运费和运输成本的增加等问题,比以往投入了更大量的资金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有,近期美国政府官方也对虚假评论一事对亚马逊做出严重警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始重拳打击网络的虚假评论,并向亚马逊、沃尔玛、Facebook在内的700多家公司发出警告,提醒他们可能会由于放任虚假评论或从事其他欺骗性行为,将面临巨额罚款,金额高达43792美元/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社交媒体的兴起模糊了真实内容和广告之间的界限,导致整个市场上的欺骗性代言激增。这也可能意味着亚马逊可能需要为卖家的刷单测评等违规行为负连带责任。若重拳出击此事,想必亚马逊逃不过面临巨额罚款的惩罚。那么喜欢刷单测评搞违规行为的卖家必然也不会好过,将来也有可能出现新一波的封号浪潮。近期有卖家在论坛上反映,自己的店铺第一次被封,邮件就直接提示冻结资金不给申述的机会了,所以有卖家就推测:现在可能一刷就会被宣判缓刑了。而且当下又值亚马逊旺季,平台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肯定也是有增无减。所以卖家们切勿抱着侥幸心理,刷单一次跟刷单多次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只要被平台检测到,后果都会不堪设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个亚马逊刷单卖家最终沦落为小吃摊主的故事,这个故事之前在跨境电商圈也广为流传。一位员工人数有170人的卖家,因刷单成瘾,最终沦为烤羊肉串摊主,而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源于刷单,源于浮躁和贪婪。从一开始的外包刷单,到后来自己成立一支发展为20多人的刷单团队。不断的刷销量,刷reviews,让产品关键词排名和类目排名得到快速提升,让运营也对刷单的依赖越来越深。由于reviews上得太多,店铺多次受到亚马逊操作评论的绩效通知。但这位卖家仍抱侥幸心理,说大家都在刷,应该没事的。
结果随着亚马逊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对刷单黑科技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大批卖家的帐号陆陆续续被封,自己当然也逃不过这劫。两个月营业额200万美元的账户直接被封,大量的FBA积压无法变现,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但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刷单由于出单快,任何产品都可以推,结果忽视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只为赚快钱,导致大批量差评退货,一个listing的生命周期不到3个月,赚的钱不够刷单成本投入。如果我把每月30多万的刷单成本放到产品研发,想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最后他劝诫大家做亚马逊,合规运营、重视产品、品牌、站外引流、创新技术,一个都不能少。不要人云亦云失去了自我,要做一个有尊严的跨境电商卖家!我们之前曾接触过不少做刷单测评,搞黑科技的卖家。有一位卖家,一开始亚马逊,也跟很多人一样,盲目的学习所谓的刷单测评,搞黑科技,运营也都是采用粗放型的打法,还搞了两套刷单系统。虽然前期尝到了一些甜头,但可想而知,这种运营打法在亚马逊上终究是走不远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摔成二百五。"封号,封店铺,封资金的危机随之到来,不仅投进去的五百万打水漂了,积压的货物也已在仓库堆成山。这才醒悟过来,靠不合规的套路做亚马逊终究会被反噬的。今年五月以来,亚马逊对滥用评论等违规行为的帐号冻结至今未停过。亚马逊官方所透露的关于600个品牌加3000个帐号被封禁的原因,也都是跟多次操纵评论功能等问题有关。针对一直游走在违规边缘的卖家,亚马逊的耐心也将消失殆尽。各系列政策和措施也都这释放着一个信号:遵守平台规则,合规运营,才能在亚马逊长期发展。
有这样的咨询,自然可能是中了行业中必刷单的毒,上了刷单的瘾,以为万物皆离不开刷单,殊不知行业内靠白帽打法赚钱比比皆是。所以对于不刷单能不能做好亚马逊,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卖家A:我从来没刷过单,因为全家老小都指望这个店铺生活,容不得半点差错,五年赚了一千万,至今还是小卖,公司只有四人。坚守自己的初衷,用品质和服务把竞争对手一个个击败!
卖家B:我身边很多小卖家就是不刷单,他们有是单干,有是几个人合伙,一年百万利润大有人在,最不济几十万也有。但如果是大公司卖家,不刷单确实做不好,红海产品想要快速打造成功,没有刷单支持很难搞上去。亚马逊更多的是中小卖家,不刷单真不代表做不好亚马逊。
卖家C:刷单助推不反对 但是不刷做好的人大有人在 真的不要过分强调刷单是唯一出路 当年的黑帽已经没声音了 当年的白帽自己开公司或者某集团高管了 。
所以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包括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卖家,醒悟之后,决定从头再来学习纯白帽打法。
于是开始各路拜师学艺,在经过别人的介绍之后,找到了优匠,找到了董海温老师,并开始学习合规的白帽打法精细化运营,从决策、运营人员、运营手法各个环节做了全新的调整。
并严格按照我们的内容模块化执行,按每一阶段分关键词、文案、运营、广告、数据化跟踪、上架判断模块化去执行。
半年多的转型时间,公司也成功转亏为盈,且公司的人均产出是以往的3倍。
新品在没有任何评论的情况下出了100多单,老品按照新运营的模式打到了BSR,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随着亚马逊平台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亚马逊广告业务收入已占亚马逊平台收入大头,广告流量成本只能越来越高无法越来越低,若按前几年那样粗放式运营会导致越做越累,甚至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