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检查店铺!发光面具、鱿鱼游戏、万圣节危险侵权产品还有...


我是在2018年底开始学习亚马逊,并于2019年初也就是过年期间开始运营第一个产品。
这个产品的搜素结果(主关键词在前台的listing数量)4000条,头部订单200单,单个产品利润3美金-5美金利润。
产品单价较低。第一名当时的单价是7.99$,第二名11.99,几乎是一样的产品。
我当时找到这个产品,兴高采烈了一天。以我当时的认知我以为一个产品最少有6美金和10美金的利润。
抱歉,我不知道亚马逊的平台费用要那么高。
为了覆盖更多的市场,我甚至采购了两个外观相差不大的产品,同时上架了。
在国内阿里寻找产品的过程中,我进行了多种不同维度的筛选。
第一:产品材质,到底要用201钢,还是304钢,价格差较大
第二: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到底要用容量更大的,还是更小的,同样也有价格差,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习惯
第三:产品的包装设计
第四:决定要不要放售后卡,售后卡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当时,我一切从简,做了几个决定。
1. 材质用便宜的;
2. 没有进行包装设计;
3. 放售后卡并打印上自己的邮箱;一次采购了一万张卡,可以降低单张卡片的成本;(不建议像我这么做,后续我会写)
4. 决定把图片做成贵的,效果好的。
当时空运费如果没有记错,还不到30块,我发的空运。
产品在过年期间,很快的上架了,还没有几个可售的当天,我立刻开启了30美金的广告费,决定将产品价格定位的比第一名高1-2美金,比第二名低2-3美金。
结果第二天,产品就爆单了。
由于第一批产品,只发了200个。即使我当时降低了广告,提高了价格,也抑制不住产品的发展速度。
产品没有几天就断货了。
好不容易等来了工厂开工,再次空运过去,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产品上架后,恢复的情况不如我自己预期恢复的好。
我直接按照市面的通用方法,略微降价,提高广告,依然纹丝不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跟朋友抱怨说怎么就是回不去我的好时光了。
朋友说,要不你螺旋大法练一练试试。
我当时也是个狠人,不知道螺旋大法到底要练习多久。
直接以亏损3美金的姿态,降价到了2.99.
产品以亏损的姿势,一路开挂,不到一个月,直奔第二名。我一分钱也没有涨。
作为新手,很容易注意销量,沉浸在有订单的喜悦了,忘记了做这个事情是为了赚钱。
作为新手,也不知道亚马逊有个评判系统,专门用来协调你的价格区间,长期低价给你价格定位,就很难涨价。
后来这个产品,在涨价的过程中,进入了长期而艰苦卓绝的拉锯战。
经历了半年的亏损,才实现了收支平衡,又经历了半年,才给我赚了一些钱。
中间为了涨价冲排名,我以牺牲其中一个产品的姿态,合并了变体。
合并的第二天干到了第一名,并维持了几天。
第一名的历史销量累计权重,还是太猛了,我后来这个产品就长期在2-7名之间不停徘徊。
又花了一段时间,给我赚了一些钱。
今年我放弃了这个产品,订单排名都还在,但是利润已不在,备货资金还要不少,所以我直接放弃了。
这个产品,我只要从6.99涨价到7.99,8.99就掉排名和订单,但是今年海运费暴涨,我已经无法控制6.99还有利润。
产品在最初上架,我的定价是8.99,9.99.断货期间涨到11.99依然趋势不减。
断货之后,采取了低价冲排名的姿态,长期低价导致了被系统定位了价格区间。
从2.99-6.99,7.99的涨价之路,是用不断的销量,好评,广告积累出来的。
当外力不在,产品的内力就废了。
第一个产品,树立了我做亚马逊的信心,我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坚持下来,在3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做到了多达100个产品。
而且还有一年是在怀孕,一年是在带娃的状态下完成的。
如果说在第一个产品里,我得到了一些什么经验,那就是要想打败你的竞争对手,不是比谁冲的狠,而是比谁活的长。
在普通的年份,我尚在分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但在今年,我的竞争对手还活着,我这个产品却因为利润不足死掉了。
好在,我有很多个产品,还做的不错。
但我依然为失去它而难过了很久。
它是我第一个人生爆款,生命周期不到3年。
在接下来的产品模式里,我期待产品的利润更高,生命周期更长,复购率更高。
目前,我的产品都是这样的基本原则在寻找。
我放弃了低价,放弃了销量。
更关注活的更久更长,走的更稳更劲。
文章写于,从成都开往重庆的高铁上。大概会在中午12点抵达,吃一餐火锅后,就返回了深圳。
整个旅程一点也不巴适,都是非常的仓促,疲惫。
但见到了想见的人,聊了这三年多没见,彼此的生意模式和创业心得,还有对生活的态度看法,对一些主要矛盾的处理方式等等。
很有收获,旅行除了见世界,也是为了见同频的人。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