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运营实操:5个步骤寻找视频素材,打造差异化爆款,破100万播放(更新2.0)
10月已过一半,相信不少跨境卖家都已嗅到了旺季的硝烟味。按照目前的行业供应端、物流端等市场现状,今年Q4旺季无疑将延续去年的主题——有货为王!备货及库存的重要性甚至比2020年更加凸显!
社群截图
加之当下亚马逊施行的高压严打政策,卖家们旺季前的备战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一旦被亚马逊抓住把柄,几乎铁定提前跟旺季说拜拜。最近,除了删评、下架等“传统”惩罚外,亚马逊还祭出了另一大杀器--限流降权,不少中招卖家是苦不堪言!
顶风测评,后果严重!
卖家收到亚马逊限流惩戒邮件
上周末,一位卖家朋友在侃侃社群求助,称自己的账号突然收到亚马逊警告信,关键是邮件内容和以往的警告截然不同,令他感到非常不安。下面侃哥Po出了这位卖家收到的警告邮件,大家一起来看看:
配图源自卖家分享
从邮件截图可知,被警告的原因是亚马逊检测到其账号一件或多件商品存在不可信的买家评论活动。细问之下,这位卖家近期的确有过测评动作。最棘手的是,针对以上违规操作,亚马逊不再只是删评警告了!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调整买家看到这些商品的频率!这就是妥妥的限流降权啊!
在警告信的最后,亚马逊还表示:“调查期间将继续调整买家看到商品的频率,需要大约30天时间来处理这些评论,并恢复ASIN的正常曝光率。”前面两点很好理解,该卖家的商品至少会被限流30天,违规评论将被一并删除。最让人难以捉摸的是第三点,何为“恢复正常曝光率”?一位资深卖家推测,ASIN的曝光率将被降到违规评论产生之前的状态,一句话就是权重会被大幅削减。
无独有偶,今天下午,侃哥留意到又有一位卖家收到了相同的“亚马逊限流警告信”!而且,卖家被惩罚的原因同样是存在不可信的买家评论活动。
社群截图
照此趋势,今后亚马逊会不会大力推行“限流降权”这一狠招?这让众卖家是忐忑不安。
比下架listing更恐怖!
类目第1的链接被降权,自然流量枯竭…
被降权的listing有多惨?一位收到过相同警告信的卖家有感而发:瑟瑟发抖。
社群截图
ASIN一旦被限流降权,到底有多惨?近日,一位德国站卖家在论坛上诉起了苦,自己做到类目第一的链接被亚马逊无情降权。
来源知无不言
据这位卖家透露,自己在德国站卖到了类目第一的链接,在10月1日前关键词排名都是排名前四(除去广告位),但是在10月1日之后,所有关键词基本被锁定至自然排名第32位,判断是链接被降权了。在这之前基本上没有任何动作,只是平时折扣开到了20%。检查了退货率跟差评并没有异常,退货率跟前段时间比还低了,排除了差评问题。
为了挽救这条链接,该卖家找国外朋友下单留了一些好评,但收效甚微。现在基本上链接只能靠广告出单,担心这样下去链接会越来越差,这简直比链接下架还恐怖!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条被降权的链接最早也做过测评,最近大半年没有做。而据侃哥观察,近期被疑似限流降权的卖家不在少数,一位卖家吐槽道:三个月来,我一款产品的两个关键词自然排名从首页第1位掉到了第十几名,期间做了两次LD和低价刺激销量,但是自然排名纹丝不动,就像被“锁定”了一样。
详解Listing被降权症状、诱因及解决方法
以上案例叠加在一起,令人不得不怀疑,“降权”很可能是亚马逊针对违规测评祭出的又一大杀器!旺季前倘若不幸遭此一劫,对卖家的listing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广大卖家该如何预防和破解“降权”呢?侃哥结合一些资深人士的建议,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listing被降权后会出现哪些症状?症状一,关键词被锁定。无论你做何种努力,Shua单、站外、狂砸广告,依旧无济于事。症状二,自然流量枯竭,仅能依靠广告出单,而且有些被降权的listing,广告也会被降权。 其次,需要知道哪些操作会诱发降权。除了上面提到了测评以外,还包括用低质量买家号机刷,找服务商做定制Rating。举个例子,服务商通过低价跟卖你的listing,然后机刷下单跟卖链接的订单,为listing堆积rating。 最后,一旦证实被降权,卖家该如何挽救这条listing呢?答案就是,保留review,打造一条没有降权影响的新listing,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翻新。关于如何翻新,一般有两种渠道,一是找靠谱的服务商,二是自己按照产品翻新方法操作。由于文章篇幅关系,翻新的方法这里就不展开具体讲了,需要了解的卖家朋友可以添加侃侃客服(微信号:kankankf)获取“产品翻新方法”。
不过翻新操作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卖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斟酌后再做决定。
今天关于亚马逊限流降权的话题就跟大家聊到这里了,总而言而,旺季愈发临近,各位卖家朋友就越是要倍加小心,尽量规避一些风险操作,特别是旺季主推的新品和店铺主力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受,自从俺弟上台后,现在的亚马逊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亚马逊了,针对卖家的违规操作,亚马逊打击和惩罚的力度都变得更加强硬,这次的“降权限流”事件更佐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