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 Facebook 广告账户流程是怎样?需要注意什么?
跨境头条
解读行业热点话题
恶势力无处不在,这是亚马逊从业者多年来的心声。
近日,亚马逊以品牌总价值6830亿美元,超越苹果登顶2021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好消息,想必已经让姐夫喜得心花怒放!
图源于网络
然而,对于卖家来说,眼下旺季之战的哨声也已经吹响,紧锣密鼓筹备旺季的同时,各种挑战也随之并行。平台冷不丁的BUG、物流运费居高不下、采购成本突增等难题都迎面而来,更要命的是,来自无良同行的恶意攻击快让卖家吃不消了。
人性是最难揣摩的,亚马逊卖家应深谙这一道理。不论大中小卖,但凡做出一点小成绩,就必然逃不掉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
对于遭遇恶搞的大部分卖家,一贯是只能哑巴吃黄连,想要反击实属不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饱受对手折磨的小卖,被恶搞的心路历程:
作为小卖家的我一直老老实实的开发产品,经营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把一款产品做到了小类目50多名,但是开心不到1个月这个链接就开始被竞争对手各种恶搞。
图源于知无不言
经历这么久的折磨之后,他无奈道:我并不想用这个来伤害其他人,我只想有自保的能力。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卖家遇到此类糟心事到底会有多崩溃,后期即便是想要反击,也是出于被无良同行逼急了的无奈。总之,个中滋味,换谁都不好受。
不止小卖,大卖被恶搞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前段时间有大卖悬赏50万,揪出恶意攻击的发起者,这笔钱还只是给到线索提供者的奖励,可见也是被同行恶搞弄得头大。后续彻底解决应该还会花更多的钱,以及时间和精力。
图源于卖家分享
对于层出不穷的恶搞手段,许多卖家已经见怪不怪了。那么,恶搞之风盛行,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把一切都归咎于亚马逊的制度或许是偏激的,但是各种恶搞手段层出不穷,与亚马逊的审核机制有脱不了的干系。
亚马逊今年对于不合规操作卖家的打击力度甚于往年,尤其是搞刷单测评那套的卖家,一旦被抓住,有的连申诉渠道都被封死了。然而,还有些无良同行却利用这些政策“借刀杀人”,以此达到封杀对手的目的,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早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就有提过,有卖家其中的一个账号,查到被人恶意批量下单再退单,被亚马逊误判操作评价,但在查到这个情况之前就已经按默认刷单处理了。
图源于卖家社群
除了恶意刷单,知识产权政策也是亚马逊不可触碰的底线,一向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只要收到投诉立马下架产品。因此,恶意投诉侵权也成为了恶性竞争的一大杀器,常见的套路包括:
①将卖家的listing复制到独立站,以此投诉版权侵权
②跨站点跟卖,添加敏感违禁词,listing变狗停售
更有卖家揭露当下的一种新型恶搞手段,表示:“卖家主力产品的关键词被竞争对手注册成品牌,然后利用侵权投诉,让亚马逊官方把卖家的主力产品搞下架,甚至移除销售权。”
其实关于恶意刷单、恶意投诉这两种恶搞方式,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不过以前的操作流程要复杂许多。但是现在亚马逊政策大幅度收紧,卖家一旦操作不合规,就容易触发亚马逊的审核。某些竞争对手就趁机肆意妄为,借着侵权停售、刷单封号的“东风”把卖家搞死,这也直接助长了恶性竞争的不良风气。
不得不说,无良卖家们将“借刀杀人”这一招玩得挺溜!
对于以上两种恶搞方式,卖家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从侵权投诉上来看,据业内人士分析:许多卖家listing的所有元素并不全是自己原创的。图片或者语句都可能是借鉴了他人素材,即便是没有侵犯他人的品牌、专利等权利,也依然给了竞争对手恶意侵权投诉的空子可钻。如果被恶意侵权,需要冷静分析一下当前的情况,看看是否真的侵犯了投诉方所主张的权利,以及投诉方所主张的权利是否有效,从中寻找切入点去联系亚马逊进行申诉。
如果遇到恶意刷单,卖家们真的是要怀疑人生了。要知道,现如今账号被封的大卖们正在抱团诉讼,也只是诉求亚马逊归还属于自己的账户资金,而不是论证自己没有刷单,可见,想要证明没有刷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即使是被人恶意操作,建议也先暂时等等,等过一段时间后,再将收集的证据提交申诉,增加申诉的成功几率。
要想防范被恶搞,建议卖家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想要获取更多侵权反击的方法,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文章>>颠覆卖家三观的无良同行!反制恶人的利器会是它吗?
总而言之,亚马逊俨然已经成为红海,新人的大量涌入,让行业竞争更加残酷,也意味着想要自保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与时俱进。想要加入精英卖家社群的朋友,可以添加侃侃客服:kankan2019,我们一起抱团出海!
商业的目的是逐利,而卖家作为市场参与者,想必都不想在一片乌烟瘴气中逐利吧?
要想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商业环境,亚马逊平台在完善审核机制的基础上,其实最重要的也还是卖家们的自觉。
对于出口跨境,我们国内卖家要想的是如何赚国外买家的钱,而不是想着如何搞死同行。一旦一个类目变成一家独大,那么其进步的空间和动力也会慢慢萎靡,最终不利于商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