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再次与Shopify的合作, 在美测试购物车
伴随着近几年跨境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内企业的经济发展的重点也走向国外,计划进军全球。但在这个过程中因商标意识淡薄而吃大亏的企业更是不在少数,联想、李宁、洽洽、红星等等。
而除此之外,商标抢注现象日益肆虐,甚至连奥运会运动员的名字都未曾幸免……
随着我国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大放异彩,多名奥运选手获得国内外网友的关注,与此同时,他们的名字被多家公司抢注成为商标。
据了解,以女子10米单人跳水冠军的名字“全红婵”注册的商标超20个,国际分类主要在食品、服装鞋帽、日化用品等品类。更离谱的是,就连全红禅无意的一句“杏哥”也被注册成商标,数量超50个。
“添神”苏炳添,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得主杨倩,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陈梦,游泳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汪顺等选手的名字也没躲过被抢注成商标。种种案例,防不胜防……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
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与莫言的姓名被他人抢先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后经“papi酱”、“丁真”再到现在的“全红婵”,围绕着公众人物的姓名产生的商标抢注事件时有发生。
虽然自带流量的名词或名人带来的“品牌效应”可以帮助商标主省下许多推广动作,但对与被抢注的人或者公司来说,这种行为着实令人膈应。
相似的商标抢注事件绝非仅仅发生在国内,同样的,我国也有很多知名企业的商标在国外遭到抢注,对企业进军全球市场造成很大障碍。
据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工商总局并入)截至到2020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市场上知名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数量占比将近15%,平均每年的抢注案件数量已超过100件,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行业领域。而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共发生海外抢注案件2000多起,每年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无形资产损失约10多亿元。
2017年,8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就曾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海外商标抢注预警信息。一名外商以个人名义在智利工业产权局大批申请注册我国玩具企业商标,其中涉及的玩具企业高达120多家,被抢注的商标约130多个,其中一半都是来自广州澄海的玩具企业。
再回顾2006年,国民品牌洽洽在对欧洲市场进行探索时,发现“洽洽”的英文和图形早被德国某公司抢注。后来洽洽想要购买“洽洽”的海外商标,但对方公司竟开出20万欧元的天价。而后恰恰只能向德国法院提出诉讼撤销该商标,一审、二审、申诉后,终历经7年,才得以撤销成功。
无独有偶,耐克旗下的乔丹和中国晋江的乔丹体育之争更是开启了长达8年的拉锯战,而直到去年也只是判处图形+乔丹字样商标撤销而已。
而深挖商标海外抢注成功的原因,还是由于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不足。
大多数企业在未开展海外业务时是不会考虑申请海外商标,而商标抢注者则利用商标地域保护的特点,以及“注册在先”的原则见缝插针,抢先注册。而后等商标主反应过来,无论是放弃原商标还是高价回购,亦或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都将都将大大增加经营成本,延缓其产品占据市场的时间。
建议当前或之后有意进军跨境国际市场的企业或者准备在跨境行业大展拳脚的卖家,在注册国内商标的同时,也要做好国际商标的预警,在意欲拓展业务的国家率先进行商标申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止被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