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中欧铁路拥堵加剧,班列延误严重!
运价连创新高,货代层层加价!商务部、地方政府:将采取措施!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海运行业正面临65年以来最大的困境。受到疫情影响,国内部分航班取消,同时国外航班也会存在临时取消拉货等不同程度延误,近期快递、空派价格上涨迅速!美西港口拥堵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过去几个月,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的拥堵状况有所缓解,船舶周转时间有所改善。然而目前,拥堵程度不仅从之前恢复近半情况下反弹,而且再创新纪录。同时市场需求超过供给,美国海运价格一路飙升!欧洲铁路也迎来了不同程度延误。由于运输需求居高不下,铁路维修,恶劣天气及口岸边境疫情防控,口岸拥堵等原因,车板循环异常,人手短缺,铁路换装作业能力下降,班列延误严重。

1、波兰铁路维修,马拉舍维奇,布列斯特场站爆满,白俄拥堵:8. 4-8. 20,波兰马拉舍维奇边境铁路维修已经结束,目前这条线路还有部分班列积压在白俄罗斯,严重拥堵,部分班列在布列斯特,白俄罗斯保留,甚至延申到哈萨克边境,中国口岸和境内。预计拥堵还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缓解。波兰其他地方的铁路维修将持续到11月。2、汉堡港维修:2021.08.30-2021.09.06期间汉堡港将关闭,通往汉堡港的去回程班列会受影响。目前部分班列已计划绕港或更改线路。4、集装箱堆存时间长,中欧班列货量大,欧洲各大场站集装箱堆存达到上限,挤压正常的班列操作装卸。无法承受给后面的班列提供装卸计划。导致去回程班列循环延误。

近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以“国际物流与航运形势”为主题的经济每月谈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指出,按吨位计,相比2019年来说,预计2021年全球海运需求增长4.4%,而集装箱需求增长5%以上。在运力上,相比2019年,全球海运船队规模2020年增长4.1%,预计2021年增长3%。他指出,和2019 年比,今年全球海运需求有望增长1%,集装箱增长5%,而运力规模与集装箱供给规模分别增长7.1%和7.4%,船队规模整体快于运量增长,然而运价却出现了明显上涨。在他看来,集装箱船租金、海员成本、中介费用、油价的上升都推动了海运成本的激增。


数据显示,中国到美东航线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海运价格已突破2万美元,同比上涨了5倍。8月27日公布的代表即期价格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收录于4385.62点,继续创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的最低点,涨幅超过4倍。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介绍,目前全球在运营集装箱海运运力达2400万TEU,集装箱达到4800万TEU。上半年中国到北美、欧洲的运力增长了55%、30%,然而“一舱难求、一箱难求”依旧愈演愈烈。在宋小明看来,运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由塞港、海员短缺带来的运力效率低下。目前欧洲基本港平均拥堵时间3~5天,美西港口10~12天,美东港口大概7天,近期盐田港、宁波港等亚洲港口也陆续出现拥堵。

此外,他强调,要警惕货代层层涨价,推高整个海运价格的问题。由于中国交通运输部对海运价格管理严格,所有航线的价格以及各项附加费需要到上海航交所进行报备,所以航运公司的基本收费并不算过高。但中间货代企业的层层加价却使得价格成倍增长,为制造业企业出口造成了不小的物流成本压力。自疫情爆发以来,相关海运的物流成本已经猛增10倍以上。加上下半年是海运旺季,需求旺盛,运力不足,海运价格更是猛涨。有卖家表示,对比7月与8月的整体跨境物流运费,涨幅也已接近50%。高运费挤压卖家利润。部分卖家表示,由于运费飙升,自己已经是出一单亏一单,即使这样,仍然是“一箱难求”。目前,已有货代拒接低货值货物。根据此前多位行业人士的分析,海运高运价的情况极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日前,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商务部已会同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单位,在增加集装箱供应、提升海运运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地方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航运服务保障,帮助企业降本减损。据浙江日报报道,针对海运难题,浙江上线了国际集装箱“一件事”,收集外贸企业舱箱需求,提前一至两个月将诉求反馈给船运公司、货代企业。 根据收集的企业诉求,浙江省商务部门又协同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港集团,增加运力,开通电商快航航线。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新开18条外贸航线,其中远洋干线8条,航线总数增至272条。 除此之外,浙江省商务部门也组织外贸企业与船运公司沟通。推动浙江省内1580家骨干外贸企业以“量价互保”等方式与船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合约运价平均至少降低三成。

商务部也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研究有针对性的举措,做好稳外贸畅通国际物流工作,加强与各贸易伙伴的合作,携手共同应对挑战。商务部已经表态,相信接下来其它地方政府也会有所行动。但海运价格高涨与港口拥堵已成全球性难题,卖家还是需要多做准备。来源:外航运,海运网,亿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