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分别作为玩具产业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依靠着国际航运网络,形成一个紧密的外贸系统。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破坏了这个系统运作的生命线,造成了物流大乱。
从海外角度回顾这半年来的外贸情况,犹如一部魔幻剧情大片,让人思虑,今年的圣诞节会给这部片子留下一个怎样的结尾?
关于运费飞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集装箱短缺,主要是由于欧美对中国货物需求大增,大量集装箱因疫情作业进度缓慢而滞留在欧美港口。但少有人留意到一些其他因素,导致了非正常的集装箱短缺。一是新箱新船投入少。由于美国前任总统的加税政策,令航运公司误判业务下降,新增投入减少,无法应对突发的需求。以全球第一大航运集团马士基为例,2019年3月以来仅投资了29亿美元,只比2014年单个季度的投资额高一点。二是技术局限。过去如果遇上集装箱短缺,航运公司会加快航速提高集装箱的流转速度。但是,现在的新船吨位比过去大得多,出于安全考虑,最高航速从20年前的24海里/时下降到18~19海里/时,周期被迫拉长。三是调度不合理。其实,在拉丁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港口也有空箱待运,但因为这些航线并非需求最大的亚-欧-美航线,绕道去将空箱运回,运费成本翻一倍。四是意外事故。因为需求过大,现有船只为了装上更多的货柜,难免堆得比过去更多更高。因此,疫情以来货柜落海的几率就比过去更高。
对玩具业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海外玩具需求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状态,热销品牌产品售罄急需补货的情况时有发生。从孩之宝和美泰两家的地区销售账单情况看,拉丁美洲地区增幅最大,欧美次之,亚太最为平稳。所以集装箱短缺很有可能影响下半年的市场供应。到时候可能将有部分小朋友无法获得心仪圣诞玩具的情况出现。因此,业界已经开始呼吁家长尽早开始圣诞购物,免得望"空架"兴叹。长期来看,业界人士预计,集装箱紧缺的情况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底。如果要恢复到合理水平,起码要到2024年。届时一大批今年下单新造的集装箱和新船出货启用后,再加上港口新增泊位和装卸设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全球80%以上的远洋航运业务由9家航运公司所把控。而排名全球前5的航运公司中,除排名第4的远洋海运集团来自中国,其余均来自欧洲。按排名高低分别是丹麦的马士基、瑞士的地中海航运、法国的达非海运、德国的赫伯罗特,没有一家来自美国。本性逐利的资本,做出坐地起价的事也不足为奇。这对玩具需求极大的美国市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近日,航运公司会以加急费的形式变相乱收费、卡脖子。比如订购货柜时,可以选择市场价,或加急价(加急需要另加4000美元/柜)。在疫情前,加急节省的时间大概是几天。而现在,可能是数周。当急着要货时,只能忍气付钱。还有更甚者,如德国赫伯罗特公司,宣布从8月15日开始,针对从中国到美加地区的40英寸货柜追加每柜5000美元的附加费。
对玩具业的影响:飞涨的运费莫说中小型玩企了,就连孩之宝、美泰都倍感压力,两家巨头就在各自的公司季报会上不约而同地确认了下半年加价的消息。而中小型公司没有能力来消化各种飞涨的成本,经营环境恶化,很有可能会导致一波经营危机。目前,英国玩具及嗜好品协会已经就运费问题写信给英国政府,希望官方出面干预,但尚未得到确切回复。而美国方面,有报道称拜登政府将推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等机构对在美国境内有业务的9家大型船运公司的收费项目进行审计,希望平抑不合理收费。哪怕货物历经种种困难到达了海外港口,仍需面临通关、卸货、内陆卡车转运等环节人手短缺问题的考验。在疫情封控措施实施期间,货物滞留港口月余几乎是常态。
对玩具业的影响:空前的需求和有限的卡车、司机数量形成矛盾,而且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正常化之后依然存在,因为新增的年轻卡车司机越来越少。"最后一公里"恐会成玩具物流的考验。
欧美是典型的消费驱动型市场,但下半年的消费环境也并不乐观,势必影响玩具消费。美联署大放水政策的恶果,终于反弹到美国自身,引起了美国国内通胀。就在7月,《华尔街日报》报道,剔除食品、能源价格波动后的美国核心通胀率达到3%,超过美联署设定的2%的目标。消费品涨价,势必降低消费能力和意愿。
玩具商应对:小型零售商无力吸收上游通胀影响,只能涨价。大型如低价折扣连锁Dollar Tree,就通过调整包装、减少耗材、压缩占用空间等方式,减少物流成本。再利用自有品牌采购定制的议价优势,寻找低价货源。同时,通过高低利润率商品的合理配置,来拉平采购成本,保持低价位吸引目标客户。
7月以来,经济持续恢复,各种休闲娱乐行业快速重启复苏。天性自由的海外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娱乐消费渠道,同时,由于通胀、上半年消费透支等原因,可能进一步减少对玩具等娱乐消费品的消费投入。玩具专业杂志《Toy Book》副主编James Zahn预计,2021年下半年的增长会放缓。NPD集团数据也表明,去年疫情期间的黑马品类--"宅家乐"拼图、手工类在今年的销售增幅也开始下降。
玩具商应对:更加关注消费需求的相关产品,比如科教类、减压类、环保类。这几类也是美国玩具协会对新品调查后得出的潮流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