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司零申报VS离岸豁免
近期亚马逊宣布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因为疫情延后进行的印度站Primeday创下了该站点的历史销售记录!
在7月底进行的印度站Primeday中,有将近13万中小卖家参加,其中有3万个卖家创下了他们店铺有史以来的单日最高销售记录,占比达到了四分之一之多!而且头部卖家的数量也在暴增,和去年的会员日比起来,本次Primeday创下超千万卢比销售额的大卖多了25%!
印度当地的Prime会员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购物粘性,印度站点96%的Prime会员都在会员日活动中下单,超过 70% 的新 Prime 会员在来自印度二三四线地区。
因为印度目前疫情相当严重,封锁程度也极高,大部分人需要在家中工作学习,购物也高度依赖网络电商,加上亚马逊这两年在印度市场的投资建立物流和移动网络,降低了当地网购的门槛,这才引出了本次会员日的销售额大爆发。
在经历过疫情大起大落的后亚马逊时代,新CEO安迪对美国站卖家的大封杀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好在其他站点布局分散风险的需要,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下其他站点的情况。
亚马逊欧洲站唯二两个大站
当我们说再做欧洲站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情况就是说英国站或者德国站,其他的站点体量太小承担不了分散风险这个作用,我们先来重点说说英国站和德国站。
英国站的优点是欧洲几个站点里面唯一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站点,没有语言门槛。卖家可以轻松的把要上架的产品翻译成当地使用的语言,在SEO及推广路径上和美国没有太大差异。
而缺点则是和美国站相比体量还是不行,因为本身没有语言门槛,卖家数量在欧洲站中算是很多的,竞争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整体利润空间不比美国高。再加上税务问题,利润又少了一大笔。而且脱欧之后带来很多麻烦事,认证、关税等都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
德国站很多地方和英国站相反,因为德语本身就是小语种,所以德国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天然门槛。大多数人会认为客服问题难以解决,无法用德语上架产品。这样的固有思维就导致了德国站卖家数量到现在也没有饱和。再加上德国本身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所以售价相较英美更高,对于卖家而言利润更高。
缺点是德国同样有VAT,税局办事严谨,税务上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导致关店等问题。其次退货率极高,德国人本身注重效率,为了尽快买的适合商品,甚至买10个退9个,因此在德国站上切忌选择高退货率商品,例如服装类目。
万年的黑马站点
说到开辟最为成功的新兴站点,那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亚马逊进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网购被雅虎和乐天二分天下,随着亚马逊的强势进入,现如今已经抢到了No.1的位置。
日本站有着运送速度快,经济发达的优点。由于跟中国距离也就700公里左右(上海到鹿儿岛),海运补货相比欧洲美国要快上很多,即使是价格便宜的海运一般时效也就两周左右,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卖家的资金流转率,有更多流动资金去备货跟抗压。
缺点是电子产品类即将饱和,各种恶意进攻屡见不鲜,而且因为不像美国站那样管控严格,官方在这方面的动作比较缺位,卖家需要花很多心思去防备恶意攻击。
比较失败的新兴站点
澳洲站的开放可谓赚足了眼球,但是却落得个惨淡的结果。2017年时开放澳洲站,仅邀请头部卖家加入,一个邀请函对应一个卖家,当时各大头部都争先恐后,想要先进入这个发达欧美市场抢占先机。
澳洲站开放前亚马逊在线下进行大规模造势,所以第一批入驻的卖家自配送就出了几百单,但是到第二天就跌到十几单几单,再往后流量就几乎触底了。
亚马逊在澳洲的布局问题比较多,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是因为后续的投资和建设乏力,在网络推广和物流建设等多方面都没了尾声,导致前端流量跟不上,后端配送也做不好,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而现在澳洲站全线开放招商,也鲜有人问津。
澳洲站目前还在持续的投入和建设中,如果是作为一个分站的话还是可以开拓一下,因为和美国站的消费习惯高度类似,观望澳洲站的卖家多留意留意亚马逊在完善当地物流方面的工作,也不排除未来物流体系的成熟能让澳洲站起死回生。
各个站点的情况都和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适合各种不同程度的卖家布局分散风险,比如你擅长欧美消费者的针对性选品,就可以从英国站和澳洲站(如果体量合适)。明年亚马逊的账号招商基本上也都要在下半年开始登记信息,想要拓展分店的卖家可以提前开始准备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