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电商Submarino与巴西电竞战队LOUD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 每天分享行业资讯 /
今天发布
关于亚马逊品牌分析功能的一些总结
▼
官方释义,亚马逊品牌分析功能(AMAZON BRAND ANALYTICS SERVICE,简称”ABA SERVICE”),是为品牌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营数据以帮助品牌所有者能够更好的进行产品组合以及营销与广告策略的决策。
目前品牌分析模块主要包含三个板块:亚马逊关键词搜索/商品比较/人群统计。
那我们具体能做些什么呢?又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此我结合网上大神的资料,做了一些总结供大家参考讨论。

亚马逊关键词搜索
#
官方解释
了解哪些商品在战略性搜索词上点击次数和转化次数最多。通过监控趋势查看您的营销活动的影响力。
#
作用/定义
1)展示某一关键词/Asin在具体的时间段内,对应前三点击和转化的Asin。
2)展示关键词的搜索频率排名(热度)。
3)展示店铺内Asin从点击次数最高的 3 个 ASIN 中删除,每周更新一次(如果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onversion Share是指转化量的占比(不是转化率),指的是某产品的转化次数/总转化次数。
#
可以做什么
1)根据关键词搜索频率排名可以区分大词和流量小的词。(筛选前期推广的侧重词)
2)收集产品关键词:通过输入词根,可以搜集产品长尾词。
3)了解关键词对于产品的匹配度:
如对于某个关键词:
1 已点击的 ASIN 一般来说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
2是和顾客的搜索词是匹配度较高的,以此作为依据了解此关键词和我们产品的匹配度。(点击率最高的Asin,可以作为优化链接的参考)
4)了解关键词垄断程度:
如某一关键词,前几 “已点击/转化的 ASIN”如果加起来接近100%,那么意味着这个关键词对应的流量和订单都集中在这几个Asin上,竞争是比较激烈;
反之,这个关键词竞争比较小,还有进入空间。(同理,可以从“转化分享”和“点击分享”来分析竞争程度--针对单个产品的垄断程度)
5)分析市场容量:通过具体的关键词和所对应的索频率排名,(对比我们熟悉的关键词热度)进而判断这个市场容量。
6)观察敌我产品关键词排名变化,进而决定我们的应对/营销策略(如某词某asin上周还在前三的,这周不在了)
7)跟进竞争对手的关键词打法:
通过具体的关键词最近几周的排名变化,分析出竞品不同时期推关键词的打法和选择。
(如通过周月等时期的竞品关键词“点击分享”占比,可以类比竞品新品期/衰退期等主打的关键词)
8)有利于跟进自身店铺产品 点击/转化排名变化
(注:是点击转化下降并不意味着你的产品关键词排名下降,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名有前三-维持稳住,排名跌出前三,想办法重新加大投入进入前三)
9)通过Asin搜索,可以确定我们产品/竞品 点击/转化前三的关键词。(了解核心流量词来源-相对概念)
10)a.如果“点击分享”高,且“转化分享”低,说明很多人点了他的产品,却没有多少人成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加大广告猛攻这个Asin;
b如果“点击分享”低,且“转化分享”高,说明这个词点击虽然少,但是成交很多--这时候可以主打这个词
(但是不要主打asin,因为asin关于这个词的“转化分享”高,我们很大可能竞争不过);c.“点击分享”高,且“转化分享”高,这个asin很多人点,而且点了都买了,这个时候可以避其锋芒。
高低判定标准的参考:转化分享除以点击分享接近1的时候,说明这个asin的转化和点击不是两者都高(点击分享和转化分享都高)就是两者都低;差距太大意味着一高一低。或者可以根据自身对类目的了解加以判断。
11)分析某一个关键词的转化率是否高于/低于类目的转化率--用产品的转化分享/点击分享。如A产品的“点击分享”是10%,“转化分享”是20%,产品转化率设为Z, 关键词是, 设USB charger这个词的总订单是X ,总点击数是Y.
那么有USB charger的类目转化率=X/Y (总订单/总点击);结合产品A 的“点击分享”=A点击/总点击 & A 的“转化分享”=A转化次数/总转化次数
得出A 产品关键词USB charger的总订单为:“转化分享”*X=20% *X; A 产品关键词USB charger的总点击为:“点击分享”*Y=10%*Y
进而得出转化率Z=(转化分享*X/点击分享*Y)=(20% *X)/(10%*Y)=2*X/Y=2*类目转化率---进而可以判断A产品USB charger这个词的产品转化率大于 这个类目转化率。
市场篮子分析
#
官方解释
通过获取对您的顾客一起购买的商品的洞察,发现交叉销售和捆绑销售的机会。
#
作用/定义
可以确定店铺内内某一Asin和亚马逊上的什么Asin一起捆绑销售的比例(类似互补产品,FBT)(买了又买)
#
可以做什么
1)指导选品:通过店铺产品关联的竞品,是否有搭配销的可能性(或直接销售)
2)做流量闭环:关联的产品都是抢我们流量的,如果我们把关联的产品换成我们店铺的产品,就容易形成流量闭环。
3)可以做产品定位广告:顾客具有两个产品同时购买的需求,可以做asin定位打到竞品链接下面。
商品比较和替代购买行为
#
官方解释
通过获取有关除顾客查看您的商品之后做出的最终选择之外最常一起查看的商品的洞察,增加您的竞争性情报。
#
作用/定义
1)商品比较:查看我们产品的同时,也看了什么其他产品 。
2)替代购买行为:查看我们产品的同时,但是购买了其它的产品。
注:
1)“商品比较”是没有产生购买的,“替代购买行为”是产生购买的。
2)两个概念都属于流量流失。
3)商品比较类似“看了又看”;“替代购买”类似“看了又买”。
#
可以做什么
1)可以做产品定位广告:“看了又看”或“看了又买”都反馈出了产品的一种关联性,可以做asin定位打到竞品链接下面。同理,如果竞品太强大(敌我差距太大),我们可以考虑做关键词否定,避免我们的产品到该竞品的链接,避免无效的成本浪费。
2)分析产品链接:为什么顾客看了我们的链接不买,缺去买了别人的产品?分析下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不足,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
3)确立主要竞争对手:通过 “#1 已对比/购买的 ASIN”确定我们的流量主要跑到哪个竞品,把它作为我们主要对标竞争链接。
4)避其锋芒:根据“替代购买”可以知道顾客更信赖的是竞品链接,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避其锋芒,不要正面交锋。
5)提供选品指导:通过该功能确定哪个款式更受欢迎等等。
以上是我汇总的一些关于品牌分析功能的信息,希望能对各位朋友产生一些帮助。
做运营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怎么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达成实际的效果。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