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几位在外贸圈混迹了七八年的大佬,聊了一下外贸圈这个坏账问题,我们几个人多少都碰见过一些“就是不给钱,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无耻客户。

我一个宁波的朋友——聂老板,他在美国、印度等地仍有200多万人民币的坏账,已经委托催收服务商催了大半年了,效率极低,有时一个周也给不到一个答复,他总在为这坏账发愁。
作为认真研究过催收,并仅用一个月成功回款的我,希望给他以及给你们有坏账的人一些分享与建议。
现在常见的催收方式有三种:企业自行催收,法律催收,催收服务商。企业自行催收:企业人员缺乏法律知识,也不了解当地的语言风俗,也考虑到时间、成本、效率,自行催收完全是不现实的。
法律催收:诉讼费用很高,时间长,异地诉讼过程繁琐复杂,也不一定保证能胜诉,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走到法律催收这一步。
催收服务商:是一般有坏账的外贸人最常选择的方式,但往往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因为是第三方的催收服务机构,没有监管,且催收人员鱼龙混杂,催回来的款到谁手里了都不一定。
你的坏账收不回来,更多情况下,其实是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催收办法,比如流程以及模式,是否能准确找到这个人,并与他发生联系向他进行合理施压。在与美国、德国交易往来多的那几年,我也有两三笔不大不小的坏账,当时作为小白,也是找了第三方的催收服务商,效率实在是不忍吐槽。而现在,互联网正在深入变革传统的催收行业,真正属于数字化催收的时代到来了,DCA国际风险管控平台,新兴的国内首家数字化的催收平台,为债权人和当地催收专家直接搭起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催收平台和服务商最大的区别就是专家水平和催收效率,平台的专家水平和催收效率大概是服务商的3倍左右,而这两点往往决定你欠款的回收与否。DCA国际风险管控平台是目前市面上平台化、数字化催收的引领者,从传统催收到平台化、数字化的催收,DCA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DCA平台母公司联信集团作为TCM(国际全面信用管理集团)唯一的中方股东,直接对接海外专业催收风控机构,拥有无与伦比的全球资源。平台目前咨询总金额已超¥5.1亿,委案金额超1.5亿,入驻的风控专家超200名,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覆盖全球99.5%GDP国家以及地区,专家经严格筛查后加入平台,且不成功不收费。对于外贸人来说,面对海外坏账,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双方距离遥远,又位于不同的国家以及交易证据不完善,显而易见,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现在催收行业即将反转,传统催收行业已经落于下风,你要做到的就是动作快, 抓住这次催收的新形式和新机遇,早日回收你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