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东跨境电商市场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亚马逊沙特站点于近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正式向中国卖家开放入驻。这也意味着相对保守的沙特正在逐步开放,以求实现能源经济以外的多元化与国际化。与此同时,沙特政府还颁布了一项中国卖家容易忽视,却可能对沙特本土产生极大的影响的政策:废除实行了七十余年的保人制度。据《沙特公报》10月27日报道,沙特将于2021年上半年废除已实施近70年的 “保人”制度。短短一句话,却是沙特外来务工史上跨越半个世纪的进步。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外籍雇员的准入与退出将被完善,外籍员工的就业自由度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政使其能够自主就业,自由流动,无需“保人”同意即可办理往返和最终出境签证;提升外籍人员地位,加强权利保护,避免此前沙特雇主利用强势地位仅提供较低薪酬、较差工作条件的情况;在外籍人员薪酬得到提高同时,为沙特公民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将打击围绕“保人”制度滋生的违规用工、洗白签证等违法行为。届时,沙对外籍人员特别高技能人员的吸引力将明显增强。保人制是当初海湾地区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外籍人员从事任何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获得当地保人的担保,如果是外企投资,需要当地保人担保才能招标;
如果是外籍劳工务工的话,则需要获得雇主的担保才能获得工作签证以及合法地位,在没有担保人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调换工作、更换保人、离开务工国国境都会被视作违法行为,因此,工会是很难存在的,剥削是稀松平常的。
如果雇员运气好,碰上的负责任的保人,愿意主动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那务工条件就还算不错的。但大多数雇员(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工)很难遇上靠谱的保人,扣押签证、拖欠薪水等事常有发生。
政府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是直接询问保人,劳工几乎没有与政府机构直接对话的机会,外籍员工的权益自然就很难得到保证。看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既然会被保人雇主剥削,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外籍员工争先恐后的来到中东各国谋求工作机会呢?提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分析一下外籍员工的来源地构成。在中东国家大多数的高薪职位是由当地人把持的,而剩下的一下高薪外籍员工,更多的是国际公司派遣来中东分部的员工,或者当地企业高薪挖来的员工。这一类员工的保人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为了保证国际信誉会比较忠实的履行自己对于外籍员工的法律义务。但是中东各国,几乎都是在石油产业上发家致富的,那么基建工程谁来做呢,雇主为了节省成本自然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因此,大量南亚次大陆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涌入中东。对于雇主来说,这些地区劳动力丰富,雇佣的成本也低,再加上英语水平都不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国)。而对于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来说,中东的工作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在雇主眼里微薄的薪水对于他们来说也远远高于自己在本国所得,因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量劳动力涌入不可避。而掌握了绝对主动权的保人雇主,只需要付出对于他们来说很小的经济代价就可以雇佣(甚至有不少骗来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想要既得利益者做出改变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保人制度也慢慢变质成了当代的 ”奴工“ 制度。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快速流通,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输出国员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前往中东务工可能遭受的非人待遇,中东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与信任度遭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哪怕中东雇主们能开出相对于母国雇主来说相当丰厚的薪水,随着时间推移,薪水的竞争力也不复存在了,雇主们似乎真的将外来务工当成了奴隶,克扣薪水也成为常有的事,更何况还有自身健康与生命所承受的潜在威胁(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导致了许多外来员工死亡),中东外来务工潮风头渐弱也是符合常理的事。政府和雇主们都意识到外来务工人数的减少对经济生产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权衡利弊之下,改革甚至废除保人制度都被推上了议程。对于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的酋长们来说,吸引更多劳动力是眼下当务之急。改善外籍人士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保护他们的权利,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生产力,以及吸引全球人才方面的竞争力,才应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毕竟,基建宏伟需要人做,石油丰富更要人采。或许在沙特废除了劳工保人制度后,商业投资保人制的改革或也将纳入议程中。或许中国卖家在沙特境内进行实体投资,开设银行账户的日子也将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