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代运营策划是怎样的?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一、亚马逊自有品牌业务收缩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据《华尔街日报》透露,当下最受中国卖家重视的亚马逊平台已开始大幅减少其自有品牌销售的商品数量,并正在考虑全面退出自有品牌业务。
其实,亚马逊发展自有品牌的战略是仿效沃尔玛、塔吉克等传统零售巨头的类似做法。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是自有品牌的老玩家。早在1983年,他们就推出了首款自有品牌——狗粮品牌Ol’Roy。随后,从狗粮到服饰,从食品到快消品,从玩具到床上用品,沃尔玛的自有品牌无所不包。目前,沃尔玛供应的自有品牌数量达到319个,覆盖20个品类近3万种商品。
由于可更直接、及时地获取消费者数据,并通过对领先品牌的研究,沃尔玛得以对产品进行“再创造”。由于零售商只会在制造商品牌的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后,才会推出自有品牌。因此,他们不需要为推广、研发新产品承担过多的风险。其次,在砍掉中间环节后,自有品牌往往拥有更高的利润率。最后,通过建立某一品类的自有品牌,零售商在面对品牌商时掌握了更多话语权。
亚马逊声称自有品牌业务只占其零售额1%。自2009年成立该事业部以来,亚马逊已经建立了一个涵盖了咖啡、服装、家具等类别,拥有243000种产品的自有品牌业务,除了Amazon Basics,还拥有数十个自有品牌,比如Solimo和Goodthreads。
《华尔街日报》消息不是空穴来风。监管压力和销售不理想可能是影响亚马逊有此决策的两个主要因素。据报道,已于上月离职的亚马逊前全球消费者业务主管戴夫·克拉克此前主导对自有品牌业务的审查,推动团队将重点放在畅销商品上。
在过去6个月里,亚马逊高层指示自有品牌团队削减商品清单,并不再重新订购诸多产品。知情人士称,亚马逊高管们讨论了将在美国自有品牌商品减少一半以上的可能性。
据了解,去年卸任首席执行官的杰夫·贝索斯一直以来很支持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业务。但知情人士表示,贝索斯对业务销售额相对较低而感到不快。因此,贝索斯曾给自有品牌团队定下目标,到2022年达到亚马逊销售额的10%。消息人士说,团队因此迅速增加了数千种商品,试图提高销售额。
Marketplace Pulse的研究报告也表明,亚马逊旗下的自有品牌远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成功,而且该公司以低价生产通用商品的能力往往会让购物者失望。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prime day中,亚马逊自有品牌的销量也下降。在销售排名前五的商品中,两种是家用或杂货类产品,还有三种是亚马逊自有品牌;而2021年,前五名的商品都是亚马逊的自由品牌。
近年来,亚马逊一直面临着来自监管方面的压力,被指以牺牲其他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为自己的品牌提供优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国会委员会、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等监管机构一直在审查亚马逊对此类竞争问题的处理方式。监管机构和立法者对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业务持批评态度。
据《加价报》去年的一份报告称,一些在亚马逊表现良好的卖家在Amazon Basics推出类似产品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排名较低。还有,2020年,时任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国会面前作证,并因未经通知就将一家教科书销售商踢出亚马逊而被要求承担责任。
亚马逊随后否认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声明目前没有关闭自有品牌业务的计划。亚马逊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关闭我们的自有品牌业务,我们继续在这一领域投资,就像我们的许多零售竞争对手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那样,今天仍在做的那样”。
院长认为,由于发展自有品牌是目前所有传统零售商的通常做法,亚马逊当然有充分正当理由进行自我辩护。监管部门和立法者虽然持反对意见,但也无法从法律层面单独要求亚马逊关闭其自有品牌业务。鉴于自有品牌实际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对监管部门作出适当让步以减轻压力,对亚马逊来说,收缩自有品牌业务是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案。因此,对广大中国卖家来讲,还是一个利好消息。
二、亚马逊欧洲站将作出重大让步
本周四,亚马逊试图结束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为期三年的调查,提出对其商业惯例进行一系列改变。
1.不再收集第三方卖家为己所用
由于被指控不当利用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主导地位来排挤竞争对手,亚马逊一直在接受调查。欧盟指责该公司收集有关独立商家的非公开数据。对此,亚马逊已承诺停止收集有关其竞争对手的非公开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发货量、库存和业绩等信息。不会从第三方卖家收集的数据用于自己的零售决策,例如确定在亚马逊自有品牌销售哪些产品。
2.修改“Buy Box”规则
亚马逊还承诺,将为其他卖家开放平台宝贵位置,如“购物箱Buy Box”(在购物箱中,消费者可以单击按钮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中,谁“赢得”购物箱位置等同于收到客户的业务)。一般情况下亚马逊都是突出显示特价商品,今后将对所有卖家一视同仁。
作为让步的一部分,亚马逊提议在“Buy Box”中提供第二个卖家位置,此举可能会提高更多卖家的知名度。
3.修改Prime物流条款
它还就卖家与亚马逊Prime的关系做出了几项承诺。商家也可以在不使用亚马逊物流业务的情况下参与Prime计划,让零售商可以选择与其他供应商合作处理库存和发货。
4.开放数据
亚马逊还为竞争对手提供更容易在其网站上联系客户的方式。
亚马逊的让步将持续五年,仅适用于其在欧盟的业务。和解将帮助亚马逊避免总计数十亿美元的罚款。和解提议源于两项调查,包括2019年开始调查亚马逊收集的商家数据,以及第二年开始对亚马逊Prime和Buy Box进行调查。
这些让步突显出,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管和立法审查,越来越多的人将矛头对准指控,称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利用第三方卖家数据为其在同一平台上的零售业务谋利。
在美国,一些议员正在推动今年夏天的参议院投票,以批准一项关键的技术反垄断法案,该法案可能会在亚马逊的各个业务领域之间设立新的壁垒。在欧洲,类似的竞争法预计将在秋季生效。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