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5日,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正式卸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一职,宣告着属于他的亚马逊时代终结。而这家科技及电商巨头,也在其创立27年后迎来首次换帅,继任者为此前负责云计算业务的安迪·贾西,现年54岁,是贝佐斯精英高管团队“S团队”的成员。在过去的数年中,在贝佐斯的带领下,亚马逊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而新任CEO也大有来头,其负责的AWS为亚马逊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利润,并成为亚马逊最赚钱的部门之一。安迪走马上任已有一周年,他的接任给亚马逊带来了什么?在新任CEO的领导下,亚马逊卖家们迎来了哪些变化?
2021年Q2刚刚结束,亚马逊就完成了公司管理层的大变革,但这次历史性的交接并没有想象中的诸多光环,由于贝佐斯“退休”之际正处亚马逊的动荡时期,业内甚至还传出了“安迪接手了姐夫的烂摊子”的负面消息。事实上,这样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在贝佐斯领导下,亚马逊一路“高歌猛进开辟疆土”,快速将电商业务扩张至全球,成为风头无两的全球电商霸主。然而,这样激进的策略也让亚马逊吃到了苦头,在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的作用下,该公司的增长速度减缓,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危机“,而安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手了亚马逊。有媒体称之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拿贝佐斯“退休”前的业绩表现来说,2021年Q2季度,亚马逊营收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77.78亿,同比增长24%;数据表明,亚马逊的营收增速骤降,低于市场预期,且由于其主要利润来源于云服务,经营利润率也有下降趋势。过去两年,疫情推动了线上购物的繁荣,贝索斯领导亚马逊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修仓库、招聘新员工等。但疫情缓解后,消费者重返线下商店,盲目扩张造成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过于激进的扩张计划导致亚马逊产能过剩、成本大幅上涨、仓库和员工经费超支、持续存在的工人安全问题、成本上升以及工会遭受的损失。安迪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通货膨胀、疫情和俄乌战争造成的成本太高,公司无法承受,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降低这些成本。”此外,亚马逊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威胁,那就是欧美等国家的反垄断监管。过去两年,亚马逊曾数次受到不同国家的反垄断调查及罚款,成为这家公司经营的最大阻碍之一。正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安迪从贝佐斯手里接过了亚马逊的接力棒,这个CEO的位置可谓是挑战重重。时过境迁,安迪上任至今已满一年,上述困难却并未迎刃而解,亚马逊甚至迎来了历史性的最具挑战性时刻。
据报道,目前诸多电商公司及零售商正在面临一系列经济逆风,包括包括履行成本上升、持续的供应链瓶颈以及限制消费者购买力的通货膨胀。外媒预计今年零售电子商务增长将放缓至9.4%,低于去年的17.8%。在安迪接管亚马逊的这一年里,亚马逊似乎按下了高速增长的暂停键,不再盲目追求增长和扩张,但即使新管理团队在努力地消除此前的负面影响,还是无法阻止下述情况的恶化。自安迪担任CEO至今,亚马逊的股票价值已经暴跌了40%以上,市值蒸发了超过 6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安迪任职期间,股东价值损失了超过7700亿美元。业绩方面,亚马逊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7%,远低于2021年同期44%的涨幅,创下二十年来最慢增速。据悉,亚马逊的核心在线业务的收入实际上下降了3%,包括其自有品牌商店,包括Prime视频在内的订阅业务的收入增长也有所放缓。此外,据Insider报道,虽然亚马逊将在美国电商市场占据大部分份额,但今年其份额将比2021年的38%下降至37.8%。卖方通了解到,安迪接手亚马逊一年来亚马逊领导层变动十分频繁,2021年亚马逊至少有50名高管离职,部分离职原因是不满低薪以及其他高薪公司不断抛橄榄枝诱惑。2022年,一场离职风暴正在亚马逊内部掀起,诸多人事变动发生在亚马逊零售部门的重大变革之际。日前,消息称亚马逊全球消费者首席执行官戴夫·克拉克将于7月1日辞职。《商业内幕》报道称,克拉克的离职是由于仓库的工会运动以及安迪对零售业盈利能力和克拉克“无情”的管理风格的不满。此外,负责亚马逊运营业务的(包括其整个物流和运输网络)的Dave Clark、负责亚马逊物流网络全球分销副总裁AliciaBoler-Davis、负责亚马逊运输业务的副总裁David Bozeman、负责亚马逊AWS的高级副总裁查理·贝尔也相继离职。随着2021年的结束,由于供应链和劳动力短缺、俄乌冲突、以及通胀压力,亚马逊面临着更高的成本。而亚马逊在疫情期间扩大生产的策略也遭到了反噬,仓库产能和员工人数的扩张导致该公司产能严重过剩,生产率下降。据悉,亚马逊第一季度增加成本60亿美元,预计第二季度将增加40亿美元。同时,在上一年的高速扩张下,亚马逊的许多业务也出现了饱和和停滞的情况。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亚马逊是一个增长过快的典型案例,其未来取决于安迪是否愿意将亚马逊缩减到核心业务。
据彭博社报道,安迪第一年负责整个公司,就已深入了解亚马逊业务的所有要素。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安迪上任一年后,亚马逊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卖方通了解到,在意识到公司危机之后,安迪开始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弥补此前因激进扩张带来的亏空。今年3月,亚马逊宣布将以普通股1比20的比例拆分,并回购最多100亿美元的公司普通股。此举可以吸引到更多散户投资者,并使亚马逊员工更加灵活地管理股权。同时,亚马逊还在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整体员工薪酬,以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据报道,该公司在美国的最高基本工资翻了一番多,从每年16万美元提高到了35万美元。为缓解生产成本及运营压力,亚马逊在今年关闭了不少业务和实体店。今年3月,亚马逊关闭了部分实体店——其中包括68家书店、亚马逊4星级商店和快闪店,并关闭了其全食超市部门六个表现不佳的超级店。6月2日,Kindle中国官方宣布:亚马逊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在亚马逊将物流能力和仓库面积增加一倍以后,实体店热度重归,亚马逊的仓库面积空置率大大上升。今年,亚马逊停止建设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的仓库,并正在出租其部分仓库(至少1000万平方英尺),以增加公司利润。据悉,安迪已经取消了贝索斯在任时的几个扩张计划。同时,今年4月,亚马逊暂停了在零售企业方面增加1500多个工作岗位的计划。2022年初亚马逊对其使用仓储、包装和配送服务的美国卖家征收了5%的附加费。今年4月,亚马逊向使用其运输和存储服务的美国第三方卖家收取了5%的费用,以抵消部分成本。亚马逊还上调了Prime会员的订阅费用,将月度订阅费从12.99美元上调至14.99美元,将年度订阅费用从119美元上调至139美元。在安迪进行一系列变革之际,亚马逊上的第三方卖家的处境也略显尴尬。平台的一个喷嚏,就能让卖家大感冒一场。在安迪上任的这一年里,卖家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如意:平台监管严苛、广告费水涨船高、自然流量获取困难、推广成本不断攀升,这些似乎都指向了巨头的变革。
从时间上来看,安迪上任的日子刚好是封号潮大规模爆发的节点,在那之后,该平台的众多卖家似乎就开始走下坡路,不仅大卖节节败退,小卖也总怨声载道。与此前卖家们熟悉的领导人贝佐斯相比,这位新上任的CEO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槽点,也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不同于此前大量关于贝佐斯的段子和表情包在圈中盛行,有关安迪的东西却甚少出现在卖家群中。但正是这一个低调的二代掌门,却掌握着平台卖家们的“生死存亡”,在安迪的领导下,亚马逊的风向标正在慢慢转舵,产生了很多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对卖家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卖方通了解到,首先让卖家们感受到的变化就是平台的监管的不断加强。虽然封号潮从去年四月份就开始了,但自那时起,亚马逊的严苛监管之势就越燃越旺,不合规的获评、站外推广、账号审核、订单缺陷等违规行为都将受到平台的大力处罚,诸多卖家的listing因此惨遭封号。而业内也有声音称,亚马逊对大卖的封号需要高管的拍板,因此安迪对这次风波必定知情。其次,卖家对平台流量机制的变化也深有感受。有卖家表示,自从安迪接任后,亚马逊的搜索机制悄然发生变化,比如亚马逊加重了付费广告的比例,以此赚钱更多利润;又如更加难区分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的区别;再如自然搜索结果顶部的赞助展示内容的增加。而这些变化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卖家的广告成本和推广成本,曾经用少数广告费就能获取的点击量,如今却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最后,今年以来最受诟病的莫过于亚马逊将成本转移的做法,如对FBA费用的数次上调,此举在全球供应链紊乱、运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给了卖家们重重一击,迫使很多卖家不得不调高产品售价以应对。其实,平台与卖家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的关系,第三方卖家为亚马逊贡献了多少营收,想必安迪也心中有数,但平台的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卖家身处其中,无法完全不受影响。身为底层卖家,既要跟着市场大流走,也要根据平台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顺应潮流、遵守规则,是未来的不变法则;而亚马逊也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