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丨亚马逊美国站要求8月5日前下架这类产品

跨境电商行业风云变幻,在全球疫情、平台政策变更的大背景下,洗牌、内卷贯穿整个行业。
运营成本的大幅攀升,流量红利逐渐衰退,加剧行业内卷。以往做亚马逊,老板只要产品选得好、只要运营敢拼敢用“黑科技”就能躺赚,现在不行了!轻松挣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拥有着巨大流量红利的跨境电商上半场已经宣告结束。 不管是短暂辉煌而后陨落的“环球易购”,还是账号封禁、资金冻结等风波不断的“华南四少”、“坂田五虎”,越来越多的血淋淋现实案例教训表明:吃到时代红利“头啖汤”的传统大卖家再不转型求变,就会在行业的更迭里被时代抛弃。 进入2022,情况好像并没有好转!那跨境电商中小卖家未来的发展选择有哪些呢? 01 尽早发现行业趋势 调整公司战略 2021年封店潮出来后,很多卖家开始转战沃尔玛、独立站、甚至小众目标市场本土平台,亚马逊主攻利润,其他平台主攻市场份额配合双打,这也是部分卖家的战略布局。 02 克服零散获取成本优势 与供应商深度合作 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补或自己开工厂降低成本,这也是部分卖家的一个选择。 现实当中,与供应商深度合作也分为两种情况: 契约式战略联盟 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实现,不涉及到股权,比如大家常见的技术交流合作(如致欧)、生产协调合作(如安克创新)。 这种方式通常比较松散,企业对于联盟控制相对较弱,但是这种模式灵活性比较强,自主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优势明显,卖家可以考虑用这种办法。 股权式战略联盟 比如与工厂合作成立新公司运营(深圳就有类似这样操作的卖家),或者互相持股。 这种模式资源互补的优势比较明显,并通过部分“拥有”对方的形式,可以增强双方的信任感,更有利于长期合作。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分手”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痛苦。 实践中我们也有遇到类似的案例,分手时要付对方一笔不小的资金,甚至也有不欢而散的!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工厂经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卖家在做出决定前一定要深入分析企业的资源能否支撑,比如资金实力、人才、设备配置情况等。 03 产品差异化 增加产品附加价值 增强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同感,有助于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点做得比较好的是海底捞企业,顾客在吃火锅的时候同时能享受美甲等附加服务,让消费者的体验感非常好。 对于主攻利润率(主要是做精品模式的卖家)的卖家们,可以结合自己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同时赚取高额利润。 04 销售目标聚集 跨境电商行业卖家做亚马逊的依旧是主流,也有一部分卖家专做独立站(如深圳傲雷)、Facebook(如主攻台湾市场),而短视频爆火后,目前不少跨境电商卖家开始转移经营阵地,火爆全球的抖音海外版TikTok赋予了跨境电商更多的想象力,开启直播带货新模式! 专注于产业中的一部分特定消费群体,也可以获得潜在的收益。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