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Cdiscount产品的信息-améliorer/modifier les fiches produits

每周一个卖家故事,绕过别人走过的坑,品味不同人心里的亚马逊!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故事,欢迎留言联系小编,讲出你与亚马逊的苦辣辛酸甜!
所以我又去观察了一下它的review情况,这个时候它的review已经积累到差不多300多个。我找到那段时间的review认真看了一下,没有合并的迹象,凭借自己的一点浅薄经验,判断对方应该是测评和真实评价参半吧。

所以我自己推测对方应该是先低价出单,配合着测评和索评手段积累评论,迅速拉升了排名和review数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品类市场,再慢慢一点点提价,同时补充单量保证排名不会下跌。
这个方式我见过几个竞品都有尝试,有的在一个半月里断了货,有的被亚马逊一下子删掉了一半review。我还是认为不大值当,小卖家可能更多关注产品本身,这种冒险的方式还是少用。

我这期间主要关注的是它的价格,排名变动和review变动,单个数据其实不能看出什么东西,只能说需要通过多个数据变动结合来看,同时加入一些思考。

但更奇怪的是一开始的review都没有VP标志,但过了三天之后就开始出现有VP的评价,一个星期里上了接近80个review,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review累积量那一周得至少出两千单,但看它的BSR排名又达不到这个销量,我猜想是提升了留评率,所以很好奇对方的方法。

但我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套路,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用在我自己的产品上,但我不敢像对方一样明目张胆说优惠券,只敢说联系我们获取一些帮助,是有所提升,找的人多了,能沟通能联系,获取的信息还是比之前多的。
有一些却是很难,比方说竞品的广告数据,投放的ASIN和关键词之类的,关键词几个大词我自己一搜还是有数的,但长尾词就很难了。但有时候我也觉得这个没什么必要,除非我能拿到整个类目的广告数据,拿单个竞品,感觉意义一般。

但更多的我觉得卖家们可能没能把不同的数据之间联系起来,比如我之前就没能把价格,排名和review联系到一块,更不用说看BuyBox和New Offer Count,都多亏了论坛和社群里面的人告诉我,非常感谢能与别人一块交流成长。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