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大咖谈】传统外贸企业转型线上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了
作为个人卫生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佩戴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十分重要。口罩成为2020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重要物资。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在疫情发生前,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业产值增长率在10%以上。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高达102.35亿元。最快的口罩生产速度120-200只/秒。
中国口罩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成熟产业,口罩的贴合度、过滤效率、舒适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医用外科口罩,还出现了防尘、防花粉、过滤PM2.5等多个细分品类,在医院、食品加工厂、矿井、城市雾霾天里等场景,都能看到口罩的身影。预测,2020年中国口罩行业市场规模在原有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714.1亿元,预计在202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整个口罩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仍呈扩大趋势。
从2015-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值数据来看,中国口罩产业产值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其中,2019年中国口罩行业产值达到102.4亿元,用于病菌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达54%。
国内产能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且与区域产业基础有直接关系:上游原材料与中游生产企业多集中在传统医药基础良好的长三角地区,下游流通企业过于分散。
整体来看,我国长三角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上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43.8%。其中江苏省、山东省企业分布最多。
在中游,长三角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中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40%。其中,江苏省、河南省企业分布数量最多。
在下游,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是医用口罩产业链下游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企业总量占比达64%。其中,北京、上海企业分布数量最多。
按形状分类:
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状三种。平板式口罩便于携带,但密合性差;折叠口罩方便携带;杯状呼吸空间大,但不方便携带。
按佩戴方式分类:
头戴式:适合佩戴时间长的车间工人使用,佩戴麻烦。
耳戴式:佩戴方便,适合经常戴脱。
颈戴式:用S钩、一些软质材料连接件,连接耳带转换成颈带式适合长时间佩戴,更便于戴安全帽或穿防护服等车间工人使用。
按使用材料分类:
纱布口罩:现在仍然有部分车间使用纱布类口罩,但其遵循的GB19084-2003标准要求较低,不符合GB2626-2019的标准,只能防护大颗粒粉尘。
无纺布口罩:随弃式防护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口罩,主要是以物理过滤辅以静电吸附的过滤方式为主。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无过滤PM等极小颗粒的效果。
纸口罩:适用于食品、美容等行业,具有透气度好、使用方便舒适等特点,所用纸遵循GB/T22927-2008标准。
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护过滤新材料等。
按适用范围分类
医用口罩:国内分为三类,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工业用符合GB2626-2019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 (LA认证) ,2015年由强制认证改为自愿认证。如果用于防雾霾需要使用插片式,需符合GB/T32610-2016标准。民用符合G B/T32610-2016标准。
保暖布口罩:保暖用口罩,适合冬天佩戴,只需要符合织物类的相关标准即可。
其他特殊行业: 如化工等。
目前由于新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得口罩及制造原料价格极速上涨,并带动整个产业链行情上涨,此时如进入这个行业肯定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疫情导致的高需求并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在当前购买热情异常高涨的情况下,很多制造业巨头极速转产,全球产能过剩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届时价格又将低于疫情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回归其真正价值,希望想要进入口罩行业的外贸人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