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最新关注|亚马逊对印度站下手了;中国邮政暂停收寄所有小包路向邮件
幸运的是,最糟糕的情况已经避免了。英国并未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2020年1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与欧盟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动荡之后,欧洲各地的民众和企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就目前而言,的确可以。但这只是第一阶段。下一步将是关于未来欧盟-英国关系的谈判。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企业在谈判结果不明的情况下仍面临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最终如何,我个人都对英国脱欧的决定感到遗憾。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损失。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诱惑渐多的世界,人们倾向于退回国家的保护圈内单干。1月22日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选择的主题是“有凝聚力和可持续的世界的利益相关者”,这并非巧合。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醒自己,单打独斗很少能产生你想要的结果,面对需要采取集体行动来应对的全球挑战,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共处同一个星球,都是健康的全球经济的利益相关者,而这个经济的繁荣依赖于商品、信息和人员的跨境流动。
为了在各个领域取得全球性进步,从消除贫困到保护环境,我们需要更多的融合。一体化程度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会削弱一国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当你在全球产出中所占份额仅为3%左右时,需要与中国或美国等国谈判一个平等的贸易协议或任何其他协议,与这些大国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将你的优势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捆绑在一起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全球化的惊人弹性
在为加强贸易保护主义而进行的所有讨论和采取的行动中,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我们最近看到了为在国家之间建立更密切关系所作的一些成功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欧盟-日本贸易协定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这两项法案均于2019年上半年生效。此外,欧盟在2019年结束了与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协定谈判。
在亚太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取得进展。如果和谈成功,它将把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连接起来。在多边层面上,22个国家正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证明了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中心的持久吸引力。
此外,正如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合作编制的《2019年DHL全球连通性指数更新》所显示的,在2018年紧张局势升级之际,全球贸易流动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弹性,全球贸易连通性继续增强。尽管早期数据显示,这一趋势可能不会在2019年持续下去,但贸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另外,贸易绝对值持续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经济展望中预计贸易增长将在2020年显著恢复。
拥抱贸易开启进步
在一个充满紧张和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应该感恩这样的一线希望。它表明了,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仍然非常活跃。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推动贸易的民主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不是试图限制他们。
贸易是增强人类能力的绝妙方式。它帮助我们突破我们周围的环境,与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工作。全球市场上的自由交流使无数个人能够在最需要的地方应用他们的技能和才智。
得益于数字革命,全球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包容性。电子商务最适合于那些从未想过有一天可以与大型竞争对手竞争的小企业。今天,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或秘鲁的利马,企业家几乎可以立即接触到大量的客户。如果你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商业想法,那么现在可能是将你的业务推向全球的最佳时机。
向世界敞开大门
DHL在全球都有业务。我们非常自豪地可以为这一变革式发展作出贡献。例如,我们可以帮助非洲各地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将他们的产品,如玩具、女装或天然护发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或者是帮助印度的西装制造商或意大利的皮鞋制造厂将他们的定制产品送到纽约或伦敦的客户手中;或者是我们培训卢旺达等国的数百家零售商和中小企业,教它们如何更好地进入全球市场,并借助互联网开展出口贸易。
我们也在努力消除其他贸易障碍,如长时间的延误、较高的成本和国家边界复杂性。例如,我们与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贸易便利化联盟等机构一起帮助那些希望使海关程序现代化的政府。减少繁文缛节听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步骤,但它有很大的影响。降低这类供应链壁垒甚至可能比进一步降低关税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跨越国界创造价值
国家之间的物理和数字连接对现实世界有积极影响。它为数百万人打开了新的大门,帮助他们谋生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人们联结起来可以改善生活,并推动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这就是为什么电子商务的持续繁荣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尽管目前存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但我们应该对全球合作与交流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几年将证明那些对此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是错的。进一步的国际一体化不太可能出现实质性的倒退。各国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全球问题的需要实在太大了。此外,还有太多未被发掘的机会可以跨越国界创造价值。
正因为如此,我相信,全球化的长期趋势将持续下去,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互联的世界中受益。
本文由德国邮政敦豪集团CEO Frank Apple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