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策略更新:客户A-to-z担保要求的自动验证和跟踪证明

“出价,主要针对OAB,不一定要按照建议的目标2倍之类出价,目前其实发现是系统在每个地区根据竞争情况会有一个“保底价”,这个保底价可能需要大家各自去试探,再超过这个价格后可以开始拿到曝光,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曝光都极少,在不同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别会比较大。”
之前一直想着应该控制OAB出价,测试出来一个保底价之后,用这个保底价来做投放节省成本,不过测试下来一直效果都不理想。昨天请其他同学用他的思路做了下投放,直接在出价上面秒杀我,我出7-8美金的,他直接出20,最终结果确是并未被影响实际单价,既快速拿到的量级,价格也还在可控范围。
其实在投的时候就知道OAB的价格其实有点类似决定人群曝光门槛,但是还是觉得如果出低价能通过出低价拿到更便宜的量。但是实际上看来我估计错误,OAB的出价可能就和Facebook出价的人群价值判断相似,出的高覆盖的人群价值更高,可能反而能更容易覆盖到精准人群,从而低价拿到量级。
还没去仔细研究Twitter在曝光之前如何计算广告ecpm之类,但是高出价肯定能有利于广告系统抢到曝光,尤其是新产品阶段,没有足够的历史数据用于做ctr cvr预估,出价太低很可能连曝光都拿不到多少,这一点刚好在我这段时间测试验证了。老产品可能有足够数据可以考虑OAB降低价格来试试,这点在我老产品上似乎也有类似的现象。
后续的优化想法:
1,新产品,低预算高出价先跑,积攒数据后可以尝试OAB降低出价,但是如果目标价格可控的话,实际上无所谓,不降低价格继续跑就好。
猜测可能出价并不会过多影响最终价格,不确定Twitter是用的二阶竞价还是和Facebook一样在使用补偿其他广告主损失的模式(忘记名字),但是从表现看来可能大概率还是高价无所谓,实际价格按照第二名的价格加0.01的相似思路。
2,老产品,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后,其实高出价低出价应该都还好,只是至少可选低出价了,高出价的广告也通过严格控制预算来控制价格稳定,等价格长期稳定学出来后再吧预算加大。
好像依旧是没啥用的文章,大家连twitter都不跑。不如 看个素材吧:还是做游戏有意思,素材玩的真开,不过好像“货不对板”的广告素材再6-7月份Facebook要严打,到时候看大家能玩出来什么花吧。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