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梳理了如何选品,找到百万利润单品。但是我们明白的是,产品不是放上去就能自动出单的。7分靠选品,3分靠运营。运营是选品后不可或缺的推动步骤。
而运营又该如何进行,本节我们将对精品的运营做一个细致的分析。
Listing的打造。有人说做电商其实就是在卖图片,这句话不能说全对,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做电商,我们追求流量与展示,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将自己的展示做好。在亚马逊来讲,我们就是需要将listing打造好。我们先理一下,listing主要有几个要素组成。 一个完整的listing我们可以分为6大部分。标题,主图,五行描述,问答,评价,以及A+页面。这6个部分,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listing。所以在运营的初期,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将listing的框架打造好。常见的公式:品牌+型号+关键词+适用范围+产品特性
一个合适的标题可以为我们获取一些关键词流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针对这个公式进行扩展。比如:品牌+型号+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适用范围+产品特性1+产品特性2。那么我们这个时候会有个疑问,是不是堆积关键词越多越好?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标题不仅要协助引流,更重要的是准确的对产品进行描述,让客户在这个一两行的句子里面了解了你在卖什么,增加第一印象。所以,如果你是以品牌的方式在做亚马逊,那么简约精准的标题,才是你的加分项。我们看下几个例子: 这是亚马逊自营的Echo 耳机。也是一个典型的公式型标题,没有过多的关键词叠加。精准简约的描述了该耳机以及性能还有颜色。一般在后台我们能上传9张图片。但是如果客户不去点开图片展示页,那么客户最多只能看到7张图。也就是说,前面7张图,是我们最重要的展示图。所以有你想告诉客户的,尽量在前面7张图全部提及完。如果我们为主图上传了视频,那么主图视频将会排在第七张图的位置来展示,所以我们需要将想展示的图片内容,压缩进前面6张图中。 首图肯定是最重要的展示图。除了个别亚马逊品牌可以上架非白底图外,所有的第三方卖家必须上架白底产品图。并且要完整的展示产品,且不能有不属于这个产品的部分出现在图片上。当然了,这个图片抓取是靠机器人的。如果你的图片确实需要情景图,你也可以考虑不上白底。但是有可能会被禁止显示知道你换了白底图。图片的制作,一般我们建议交给更加专业的美工团队去做。这几张主图是客户最最真实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好不好看直接影响了客户对你产品的购买欲。所以该建模做3D就做,该交给专业团队拍的,就找专业团队拍照。相信大师,你今天偷的懒,省的钱,等你做到一半的时候都会出来给你当头一棒。如果图片不知道怎么做,很简单,头部卖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甚至做的更好,此足矣。整个listing里面文字部分最精华的位置。这里你不仅要精准的介绍自己的产品,服务,还要不露声色的埋进早已找好的核心关键词。在这个部分,大师推荐的是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些人喜欢加个大写的小标题概括每一行的内容,有些人喜欢直接了当描述产品,有些人喜欢在每一行前面加上一个小表情。不管你选择哪个,那么就坚持做下去,成为你店铺的特色,从而在客户眼里更加有辨识度。 提前总结好几个适合产品的问题,或者客户有可能会提问的问题,做好问答,然后找服务商帮忙上架。目的就是让整个listing看起来更有生机,对于产品的介绍更多多维度,多角度,让客户更能接收。同时这几个问题又有可能是客户最常有的问题,客户可以直接看到答案,也减少了你的售后问题。 前期的评价对新品是非常重要的。在测品或者不准备一次性打大精品的情况,我们会建议5个评价左右打底。最好是图片跟视频都有。这对一个产品的丰富度尤为重要。评价可以说是转化相当关键的一部分,有时候直接跟销售额挂钩。获取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选择找自己的客户协助测评,或者找第三方机构协助测评,例如评价多,Sellermotor等等。但是不建议新手一上来就大批量测评,容易被判定为操控评价。详细的做法可以加群讨论。(文章底部有入群方式)官方给过的数据是,使用了A+页面的listing,转化比没有使用的增加了百分十之五。到底有没有准确的5%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不能排除A+带来的效果。而且根据不同的产品,以及A+页面的精致程度,带来的增长肯定也可能超过5%。跟主图一样,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先看看头部卖家是怎么做。又是怎么搭配模块来展示的。我们参考下Anker的排版(来源自Anker亚马逊): 我们可以看到大卖的图片以及版式都十分的自然。当然,大卖们的图片都是最专业的团队精心制作出来的,大到每个场景,小到每个细节以及人物的表情。为的都是展示品牌的调性,让客户有种见图如见产品的感觉。所以大卖之所以成为大卖,也是因为别人将细节做到了极致。在现在的亚马逊环境,已经不存在所谓的蓝海市场。拼的不单单是资金实力与资源,谁更用心以及细心,是绝对可以捕获到属于你的那一批客户群体的。大洋的彼岸刮了一场龙卷风,是因为对岸的蝴蝶扇了下翅膀。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各位亚马逊人,我们不止是一只蝴蝶,所以请抡起你的双臂,用力的开拓吧!